管理文库 导航

建筑工程施工专业课程改革实施方案

编辑:管理文库2024-04-06

  您是否正在为与相关的资讯遍寻无果而挠头,www.glwk8.com力图让管理变得更简单高效,以下是小编为您整理的建筑工程施工专业课程改革实施方案文章,希望能解决您的需求。

  甘肃省理工中等专业学校

  建筑工程施工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改革JZRK002专业课程改革方案

  建筑工程施工专业项目组

  甘肃省理工中等专业学校建筑工程施工专业课程改革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全面贯彻落实全国、全省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甘肃省理工中等专业学校课程改革方案》,深化、细化学校专业课程改革工作,按照学校课程改革的要求,特制订建筑工程施工专业课程改革工作方案:

  一、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

  坚持以人为本的****,改革现行职业教育课程模式、结构和内容,构建符合地方经济发展的、符合学生实际的、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化专业课程体系,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应用人才。

  二、课程改革的目标

  中等职教的教育目标就是要为国家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随着生产力与经济水平的提高,要求未来社会的劳动者具备较宽厚的智能基础、多方位的就业转换能力。只有切实有效地进行中等职业教育的课程改革,优化课程结构,才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促进中等职业教育的良性运行。

  课程改革的基本目标是:

  1、重点进行专业课程改革,按照知识技能培养的要求,调整课程体系,加强项目课程的开发,形成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化专业课程体系。

  2、加强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使教学更多地贴近学生生活,更好地为学生职业能力的养成服务,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增强教学效果。

  3、提高教师教学能力、课程开发能力、专业实践能力和服务能力等,建设一支以“双师型”素质为重点的师资队伍。努力提高专业教师的专业技能水平,不断提高“双师型”教师的比例,建立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素质优良的教师队伍。

  4、组织开发、编写与之相配套的、体现学校特色和专业特色、反映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法要求的专业校本教材。

  5、建立专业指导委员会,强化校企合作,与用人单位建立紧密联系,了解企业对学生素质的综合要求,听取行业、用人单位对专业教学的意见和建议,保证课程改革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6、推进以职业资格证书和学历证书沟通与并重为重点的评价方式改革,使人才培养质量更加贴近企业和社会的实际需要。

  7、继续加强校内实验基地建设和建立校外稳定的实习基地。加大实践教学设备的投入,按照足够、配套、先进的原则更新和充实实验实训设备;以甘肃建工集团及下属企业为主体与多家施工企业建立稳定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为专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确保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

  8、进一步完善教学管理制度,顶岗实习、现场教学和实训基地管理制度。深入开展工学交替,加强应用项目的研究。

  三、课程改革的主要内容

  1.重构课程体系。打破学科型课程体系,针对实际工作体系重新构建课程体系,并按实际工作结构重新设计课程结构。

  2.重组教学内容。打破传统学科型课程以学科知识逻辑为主线、专业理论知识为主体的教学内容,针对实际工作任务需要,以职业实践活动为主线,以培养职业能力为本位,重新组织和设计教学内容。

  3.转变实施方式。打破学科型课程主要进行知识灌输、学生被动接受、实践与理论脱节的实施方式,形成主要进行任务实施、学生主动构建、实践和理论一体化的项目化课程实施方式。

  4.改造教学环境。打破单一的学府式、课堂化教学环境,创设尽可能与工作实际接近的教学环境,实现学校环境与工作环境、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有机融合。推进体现生产实际场景的课程环境建设和实训基地建设。

  四、课程改革主要工作

  1、开展专业人才需求与专业改革调研,明晰专业人才需求、改革思路、培养目标,形成“建筑工程施工”专业人才需求与专业改革调研报告;

  2、开展工作任务分析,形成“专业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表”。邀请行业专家,采用头脑风暴法,进行工作任务分析,制定出本专业的工作任务表(DACUM表),在工作分析的基础上,认真分析完成这些工作所需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工作能力,确定本专业所需的知识结构和职业能力结构。

  3、进行课程分析,制定课程标准。把实际工作任务引进到教学中来,进行整理和整合,归纳成若干个典型的、项目式的工作任务,形成项目课程,使项目课程的实施能覆盖各个实际的工作任务,更完整地达成职业的知识和能力结构目标,制定出课程标准。

  4、制定专业教学指导方案。在工作分析和课程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专业教学指导方案的确定。用好职业工作任务表,使在课程分析基础上得出的各门课程覆盖工作任务表中各个工作任务,并根据工作任务实际出现的频率和难易程度,确定课程时数,按职业的培养目标要求制定专业的教学指导方案。

  5、建立校本课程体系。积极构建

  “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校本课程体系,校本课程的编制必须结合学校的具体情况,给学生更大的发挥空间,为每个学生展示自己的个性和特长创造条件。并将各个工作任务作为核心,从简单到复杂,从单一到综合,构建项目式校本课程体系。

  五、课程改革的步骤

  序号

  时间

  工作内容

  负责完成人员

  20**年9月—10月

  1、成立课程改革领导小组

  2、考察学习课改

  3、完成课程改革实验方案

  学校领导、建筑教研室

  20**年11月—12月

  1、设计问卷调研表,进行人才需求调研,完成调研报告

  2、分析目前专业教学计划、课程设置,确定课改试点课程

  3、完成专业实训基地建设方案,上报学校课改专业指导委员会

  20**年1月—7月

  1、工作任务分析

  2、制定主干课程标准

  3、完成人才培养方案

  4、论证课程标准和培养方案

  5、制定专业教学实施新方案

  6、确定课程教材和开发校本教材

  课改专业指导委员会

  序号

  时间

  工作内容

  负责完成人员

  20**年7月—20**年1月

  1、对20**级新生实施课程改革

  2、完成实施课改的部分课程讲义

  3、对课程改革进行过程评价,完善教学质量的评价体系和监控体系;边实验、边研究、边总结、边推广,提高课程改革的成效

  课改专业指导委员会

  20**年1月

  1、专业课程改革总结

  2、推进专业课程改革工作

  课改专业指导委员会

  六、课程改革的预期成果

  1、中职建筑工程施工专业课程改革实验方案

  2、中职建筑工程施工专业人才需求与专业改革调研报告

  3、专业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表

  4、经行业专家和课程专家论证,形成的部分主干课程的课程标准和人才培养方案

  5、2-3门主干课程校本教材

  6、课程改革过程中各阶段课程改革小结

  7、在省级以上公开刊物上发表的有价值的论文若干篇

  七、课程改革保障机制

  1、组织机构

  为了保证专业课改的顺利实施,在20**年9月学校成立了课程改革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学校各专业课程改革的策划、课改过程的监督、课改成果的鉴定等,建筑工程施工专业也成立了由学校领导和施工企业领导、业务骨干及专业骨干教师组成的建筑类课程改革专业指导委员会建筑工程施工专业课程改革工作小组,负责本专业课程改革的所有具体工作,实行学校统一领导,课改专人负责制。

  2、经费支持

  学校设立课程改革专项经费,用于课改期间开展的各项工作,为课改顺利提供了有利的保障。

  附:1、甘肃省理工中等专业学校建筑工程施工专业人才社会需求调查表

  2、甘肃省理工中等专业学校建筑工程施工专业毕业生就业反馈调查表

  附件一:甘肃省理工中等专业学校建筑工程施工专业人才社会需求调查表

  尊敬的用人单位:

  非常感谢贵单位对甘肃省理工中等专业学校建筑工程施工专业的关注和支持!为把握办学方向,找准人才培养定位,合理开发课程与教学内容,更好地为企业培养和输送高素质建筑人才,特制定本调查问卷,诚挚听取您对我校建筑工程施工专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意见和建议,请您在百忙中抽出时间填写此问卷。再次感谢贵单位的支持与合作!

  单位名称:

  (盖章)

  填表人姓名:

  职务(职称):

  联系电话:

  填表说明:请对下列各调查项目选项作选择。(可以选择多个选项)

  一、贵公司的性质()

  A、三资

  B、国企

  C、民企

  D、个体

  E、其他(请写出)_________________

  二、企业规模()

  A、200人以下

  B、200~500人

  C、500~1000人

  D、1000~3000人

  E、3000~10000人

  F、1万人以上

  资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万元人民币)

  三、贵公司现有人才资源(人):已有博士_________硕士________大学本科________大专(高职)_________高中及中专以下___________。

  四、贵公司现有的建筑工程施工专业人才满足企业发展业务需求情况

  ()质量上

  A满足需要

  B初步满足当前需要,但不适应发展需要

  C不能满足需要()数量上

  A满足需要

  B初步满足当前需要,但不适应发展需要

  C“不能满足需要

  五、贵公司近三年对建筑人才需求的数量:()

  A增加

  B维持现状

  C减少

  六、对于贵公司的一线施工管理人员,您认为其学历层次应为:()

  A研究生

  B本科

  C高职、大专

  D中专

  E高中或以下

  七、贵公司认为职业技术学校设置建筑工程施工专业的必要性:()

  A很大

  B较大

  C一般

  D不大

  E不需要

  八、贵公司认为建筑类人才应具备的能力有:()

  A人际沟通能力

  B公关能力

  C语言表达能力

  D执行能力

  E组织协调能力

  F合作能力

  G办公自动化设备操作能力

  H文字表达能力

  九、贵公司认为建筑类人才应具备的知识有:()

  A专业知识

  B计算机知识

  C办公室事务管理知识

  D法律知识

  E外语

  F公文写作

  G其它(请写出):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企业对“建造师”之类的执行资格证书的看法:()

  A含金量很高,能够反映出专业的能力

  B能够帮助我们培养和选择相关层次的人才

  C没有针对性,难以确定能够胜任特定的工作

  D名不符实,没有反映出相应的专业能力

  E希望毕业生能获得什么样的技能鉴定资格证书(请写出):

  ______

  十一、您认为中职建筑工程施工专业的培养目标主要是()

  A研究型人才

  B应用型人才

  C操作型人才

  D管理型人才

  E其它

  十二、贵公司近五年来建筑工程施工专业学生主要就业岗位有

  A施工员

  B预算员

  C质检员

  D安全员

  E资料员

  F管理岗位

  G其他

  十三、您认为中职建筑工程施工专业学生哪些技能最重要

  A识图施工图纸

  B建筑工程质量检验

  C计算机操作

  D工种操作技能

  E施工机械操作技能

  F施工机械维修技能

  G其它(请写出):____________________

  十四、目前在岗人员中,哪种类型学校的毕业生最受贵单位的欢迎?

  A本科院校

  B大专院校

  C职业学校

  D其它(请写出):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五、贵公司人才招聘渠道有

  A应届毕业生招聘

  B人才市场招聘

  C引进专门人才

  十六、贵公司现有的施工设备主要有哪些?近期准备购买哪些设备?

  十七、您认为作为一名合格的职业学校的教师,应加强哪方面知识和技能的培训?

  十八、您对建筑工程施工专业建设有哪些建议?

  附件二甘肃省理工中等专业学校建筑工程施工专业毕业生就业反馈调查表

  亲爱的毕业生同学:

  为了掌握和了解毕业生就业后的工作情况,认真听取毕业生对学校的意见和建议,深化我校教学改革,促进学生更好的成长,我们特设计了这份《毕业生就业反馈调查表》,请您抽出宝贵时间来填写此表,谢谢您的合作!祝您工作顺利,事业有成!填写后请发送到建筑教研室邮箱:[emailprotected]

  姓名

  性别

  所学专业

  毕业(顶岗实习)时间

  当前工作单位

  从事技术岗位

  联系方式

  工作单位性质

  □①国有企业

  □②事业单位

  □③民营(私营)□④中外合资

  □⑤外资

  □⑥其它______

  工作岗位情况

  □①施工员

  □②资料员

  □③质检员□

  ④监理员□

  ⑤安全员

  □⑥工长

  □⑦材料员

  □⑧制图员

  □⑨

  预算员

  □⑩从事技术工工作

  □⑾

  其它______

  工作薪资情况

  □①1000元/月以内

  □②1000~2000元/月

  □③2000~3000元/月

  □④3000元/月以上

  就业专业对口情况

  □①完全对口

  □②基本对口

  □③完全不对口

  工作单位变动情况

  □①没有更换过单位

  □②更换一次

  □③更换两次

  □④更换三次以上

  工作单位是通过

  哪种途径获得的

  □①学校大型招聘会

  □②就业办推荐

  □③个人自荐

  □④亲朋介绍

  □⑤同学介绍

  □⑥网上求职

  □⑦招聘广告

  □⑧其他途径

  选择工作单位时

  重要的因素是

  (可以多选)

  □①单位知名度

  □②单位效益

  □③专业对口程度

  □④个人薪酬待遇

  □⑤工作环境和条件

  □⑥单位所在地

  □⑦单位发展前景

  □⑧个人发展空间

  □⑨家庭影响

  □⑩其他_________

  您认为母校毕业生在以下哪些方面能力较强:

  (可以多选)

  □①学到扎实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

  □②培养了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③培养了自己的组织管理能力

  □④培养了自己的综合能力

  □⑤其它_______

  您认为对所学

  专业在哪些方

  面还需要加强

  □①基础理论

  □②专业知识

  □③实践环节

  □④知识更新

  □⑥其他_________

  您对母校的

  专业教学工作

  □①满意

  □②比较满意

  □③一般

  □④不满意

  您对建筑工程施工专业建设的其他意见和建议

  甘肃省理工中等专业学校建筑施工专业课程改革的步骤

  序号

  时间

  工作内容

  负责完成人员

  20**年9月—10月

  1、成立课程改革领导小组

  4、考察学习课改

  5、完成课程改革实验方案

  学校领导、建筑教研室

  20**年11月—12月

  4、设计问卷调研表,进行人才需求调研,完成调研报告

  5、分析目前专业教学计划、课程设置,确定课改试点课程

  6、完成专业实训基地建设方案,上报学校

  课改专业指导委员会

  20**年1月—7月

  7、工作任务分析

  8、制定主干课程标准

  9、完成人才培养方案

  10、论证课程标准和培养方案

  11、制定专业教学实施新方案

  12、确定课程教材和开发校本教材

  课改专业指导委员会

  20**年7月—20**年1月

  4、对20**级新生实施课程改革

  5、完成实施课改的部分课程讲义

  6、对课程改革进行过程评价,完善教学质量的评价体系和监控体系;边实验、边研究、边总结、边推广,提高课程改革的成效

  课改专业指导委员会

  20**年1月

  3、专业课程改革总结

  4、推进专业课程改革工作

  课改专业指导委员会

篇2:生物课程改革实施方案

  初中生物课程改革实施方案

  东台学校

  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的精神,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教基)(以下简称《纲要》)和《实施规则》、《实施内容及评估细则》文件的要求全面实施教育部制定的义务教育新课程体系,调整和改革我校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现根据我校的实际,有效地推进基础教育生物课程改革,提出教育课程改革实验的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面向”和*“****”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贯彻落实“课改纲要”精神;以《生物课程标准》为标准,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结合我校实际,加强校本初中生物课程的建设,建立新的课程体系;围绕课程改革更新教育观念。通过课程改革推动我校初中生物教育内容和方式方法、队伍素质、教育内部管理运行机制的现代化,推动素质教育取得突破性进展。

  二、实施目标

  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指导下,在校课改主管部门的领导下,借鉴省内外基础教育生物课程改革实验区的经验和教训,稳步推进我校生物课程改革。通过生物课程实施过程,验证《生物课程标准》及生物课程教材在我校的适应情况,并及时反馈给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同时培养和造就一批适应新课程要求的、有一定新课程开发和研究能力的初中生物教师队伍,积极构建具有平昌中学特色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为平昌经济的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持和知识贡献。

  三、实施内容

  (一)加强思想认识

  组织全校初中生物教师认真学习〈决定〉和〈纲要〉,结合学校实际和课程改革实验实际,把思想统一到〈决定〉和〈纲要〉上来,加强宣传力度。要让每位教师明白,当前课改的重要性,增强实施生物课程改革的自觉性和责任感。

  (二)探索与实施

  1、学习、实验、评价〈生物课程标准〉

  通过学习,把握课程标准的要点,比较新课程标准与原教学大纲的异同,明确生物课程改革方向,更新生物教育教学理念,提升理论认识水平。通过试用、了解、研究实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新课程标准作出评价,提出建议。

  2、研读、试用、评价初中生物实验教材

  研究和评价生物课标教材的内容、结构与课程标准的一致性和教材的适应性,归类整理实验教材的知识结构,确定教学目标、单元目标和课题目标,研究教材外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注重教学策略的研究,验证实验教材的科学性和可行性。总结利弊,积累资料,探讨效果,为修改和完善生物课程教材提供依据。

  (三)评价与改革

  1、构建适合生物新课程的评价体系,用教学评价引导教与学,研究、制定在生物课程标准下评价教师工作的方案,从根本上解决教师怎样教的问题,研究以学生科学探究为突破口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组织、管理和指导。

  2、引导和促进生物教师积极参与课程改革,大胆尝试,不断完善,努力探索适合我校实际的初中教学模式,从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促进学生学习方法的转变,改革不符合新课程理念的教学和管理方法,探索与新课程相适应的教学和管理的新思路,并进行理论提升,推广应用。

  3、考试改革。一是试题的内容,二是考试的方法。从两个方面进行探索、探究、建立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通过定量和定性评价,发现和发展学生的潜在能力,从而以人为本,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多维高素质人才。

  (四)培训与管理

  1、强有力的师资队伍是确保课改工作顺利进行的重要因素,建设一支强大的师资力量必须加强师资培训工作。开展灵活多样的各种培训工作,使集中培训、校本培训和即时培训结合。加强省内外各个中小学校生物课改成果的交流,取长补短,共同发展。

  2、效益来自科学的管理。为确保生物课程改革工作的顺利进行,必须制定科学、完善、规范的各种制度。定期召开课改工作会议,总结课改经验;组织专题性研究,相互学习,形成合力;开展优秀教案、优质课、优秀论文、优秀课件、优秀课题的评比;加强课改工作的考核,奖励工作中成绩突出的集体和个人。

  四、实施过程

  (一)准备阶段1东台学校初中生物课程改革研究小组。

  (二)实施阶段

  教育教学(并开发校本课程)

  (三)结束阶段

  积累资料、开展评价、总结经验、概括要点、文件归档。

篇3:会展服务与管理专业课程改革方案

  会展服务与管理专业课程改革方案

  为进一步落实****,坚持以学生为本,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办出职业教育特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增强职业教育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贡献力,特制定我专业职业教育课程改革行动计划。

  一、指导思想

  职业教育课程承载着职业教育思想和观念,反映了社会经济发展以及学习者对职业教育的要求,体现了职业教育的价值取向,制约着职业学校管理水平和师生行为,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和学习者的身心发展。职业学校应依据培养目标对课程门类、结构、内容以及教学活动方式等进行全面规划和设计,科学地制定课程实施计划,并有效地加以实施。

  职业教育是否适应社会和经济的需要,即能否适时适量地培养出规格对路、质量上乘的人才,是职业教育生存与发展的根本。同时,职业教育同其他职业教育一样,是为人的全面发展服务的。因此,社会需求和人的发展是职业教育目标取向的两大主要依据,而作为实现教育目标手段的课程所承担的作用至为重要。因此,课程是教育工作的核心,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

  20**年《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了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目标。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办学方针,根据市场和社会需要,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合理调整专业结构,大力发展面向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专业,逐步建立有别于普通教育的,具有职业教育特点的人才培养、选拔与评价的标准和制度。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与企业紧密联系,加强学生的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改革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中等职业学校在校学生最后一年要到企业等用人单位顶岗实习。为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中等职业学校会展服务与管理专业的课程改革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对象,设置不同的课程,在复合型专业课程设置、会展服务与管理管理技术培训上下功夫,不断完善学生的职业技能鉴定和课程评价体系,以使中等职业学校会展服务与管理教学走出困境,开辟自己特有的生存空间。

  教育部长周济指出:职业院校要坚持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办学,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增强面向就业市场的核心竞争力,提高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把用人单位满意不满意、学生满意不满意、学生家庭满意不满意作为衡量职业教育质量的最终标准。

  因此,职业教育,实质上就是“就业培训”,一个合格的技术人员的培养任务就由职业学校来完成,让“无业者有业,有业者乐业”,并且培养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生存”,在为一个全面发展适应社会应用及时代发展需求的技术型实用型人才。

  但反观分析现有的会展服务与管理专业学生的培养,主要存在问题:专业定位不准、教学计划和课程的设置不合理,专业方向与社会需求结合不紧,教学方法与手段落后,学生技能水平不高,无特长等等,直接的后果是:学生在工作单位上手慢,适应社会的能力差,就业困难。

  中职会展服务与管理专业的课程改革,将以就业为导向,以提高中职学生职业能力为本位的作为基本原则,培养的是技能型的会展服务与管理管理行业人才,具备会展服务与管理管理领域一专多能的人才,提高社会竞争力。

  二、现行课程体系存在的弊端

  现行中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设置是传统的三段式课程体系——文化课、专业基础课、专业实践课。文化课为专业基础服务,专业基础又为实践服务。随社会经济的发展,现行中等职教课程体系的弊端逐渐突现出来。

  (一)现行课程体系与当前社会需求的矛盾

  尽管国家大力支持中职教育,但目前生源质量普遍较差,而教育教学机制方法相对落后,培养出来的学生难以适应社会的变化,导致发展滞后。究其原因有多方面,但现行课程体系与当前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却是主要原因之一。

  1、职业定向培训与职业变换之间的矛盾。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的选择职业变换频率提高了,社会要求中职毕业生有较强的应变能力。但是,企业又青睐于具有某一工种和岗位的相当熟练的职业技能和经验的“特殊人才”。而我们现行的职教课程是以学生职业定向教育为目标,缺乏对学生职业应变能力的培养。

  2、传授知识和发展能力的矛盾。

  基础教育要求学生掌握较系统的文化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现实的社会又要求职业教育必须有利于学生选择适合的自己个性特点的职业,有利于学生在能力方面形成各自的专长。而现行的课程注重的只是知识的传授和基本技能的训练。

  3、就业预备教育与升学预备教育的矛盾。

  随着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和科学技术革命的突飞猛进,社会对劳动者素质要求出现多层化和学识高移化,也必然带来中等职业教育的多层化、高移化。目前中等职业教育除承担就业预备教育外,又承担了升学预备教育这双重任务。而现有的职教课程体系还停留在以单一的就业预备教育为目标上,显然是无法完成这双重重任。

  (二)现行课程体系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现行课程体系的优点是:知识技能先后有序,知识积累循序渐进,教学便于开展。然而随社会经济的发展,这种课程体系在实际教学中的问题也逐渐显现,归纳一下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教材内容过广,程度过深

  学校的生源主要是初中毕业学生,客观来说大部分学生学习习惯不好、基础太差、综合素质不强。由于理论课程以学科为中心,导致教材的编写、课程的选择和教学的实施进程中,力求学科内容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却忽视了学生的实际能力和日后所从事职业的实际需求,理论知识面广,程度过深,教师难教、学生难懂,从而削弱了实践技能的训练,造成理论与实训的脱节。

  2、学科定位模糊,多头指挥方向不明

  目前对于本专业教育所要达到的标准学校内有不同的提法:“获取中等技术等级证书”、“为专业服务”、“为就业服务”等等,随着社会需求而摇摆不定,要求不明,多头指挥,无论哪种目标,处理不好都会干扰课程正常实施。

  3、课程设置脱离实际,普教色彩浓重

  目前课程的文化课、专业课、实践课没有形成有机整体,衔接不严,某些知识老化,缺少学科间渗透,不能适应社会需要,也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目前的课程教材,特别是文化课教材与普教教材相差不大,导致教师教学过程普教色彩浓重。

  因此,新形势、新需求、新矛盾呼唤我们更新职教理念和推进职教课程的改革。

  三、专业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较高综合素质,熟悉会展管理服务、展示设计等业务知识,掌握会议策划、展览管理、展示设计技术,具备新时期会展业发展所需要的管理与服务能力,具有良好职业道德,适应会展业管理、策划、设计、服务、接待等岗位第一线需要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4、职业能力要求与职业范围定位

  (一)职业能力要求

  1.素质要求

  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党的基本路线,懂得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理论和“****”重要思想的基本原理,树立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在具有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门知识的基础上,重点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具备较快适应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岗位需要的实际工作能力和素质;具有创新精神、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健全的体魄。

  2.专业知识要求

  (1)掌握市场营销学的理论和方法;

  (2)掌握会展策划与管理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

  (3)掌握绘画,尤其是三维绘画的基本原理和知识;

  (4)具有较好的美学和文学功底。

  3.专业能力要求

  (1)能独立进行市场调研,策划会展(参展)方案和广告方案;

  (2)掌握对各种项目方案进行经济核算的能力;

  (3)熟练掌握项目设计所需的各种绘图技巧;

  (4)能熟练使用电脑进行项目设计(平面、三维);

  (5)具有较强的业务洽谈能力(普通话、英语)和市场推广能力;

  (6)具有较高的项目管理能力;

  (7)具备良好的学习能力。关注本行业发展动态,不断更新专业知识。

  (二)、职业范围定位

  会展现场服务、策划、营销、客户关系管理、展台设计管理、展示广告设计、项目经理等。

  五、课程体系

  依上述内容建立的本校会展服务与管理专业课程设置

  课程

  分类

  序号

  课程总学时

  考试

  学期考查

  学期

  学期分配周课时数

  学期一

  15周

  学期二

  18周

  学期三

  16+2周

  学期四

  16+2周

  学期五

  18周

  学期六

  16周

  基础课

  会展文案

  48酒店管理实务

  64职业道德

  641-4职业生涯规划

  36英语

  1281-2计算机应用基础

  48体育

  961-48素描

  20专业课

  9色彩

  6010会展概论

  3011经济法

  3012构成学

  7213广告设计

  6414会展专业英语

  6415财务管理

  4816项目管理

  4817会展策划

  6418会展设计

  12819会展营销

  6420客户服务与管理

  6421商务礼仪

  3222信息管理

  48综合实践课

  23社会实践

  假期

  24项目管理综合实训

  482周

  25会展实务综合实训

  482周

  26顶岗实习

  43218周

  27毕业实习

  33614周

  28毕业论文(设计)

  642周

  六、培养模式

  基于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以本专业所确定的职业岗位的要求,主导专业教学内容的选择;以本专业培养目标的实现,主导专业教学的组织实施;以职业岗位的考核标准,主导专业教学的绩效评价。

  按照不同培养环节,对会展服务与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培养内容、培养规格、教学过程诸要素,进行科学合理的配置和组合,使培养的学生达到职业岗位的基本知识、专项技能、综合素质和竞争能力的要求,从而切实提升学生就业能力的一种培养模式。其中包括校内学习与实训(包括校内文化基础知识、专业基础知识、专业技术知识、专项技能的学习和实训)、校外实习基地的教学顶岗实习、校内新知识和新技能的学习与拓宽、校外毕业顶岗实习。

  该模式具体为两年时间在校学习专业理论知识和训练专业技能,一年时间在相关企业进行顶岗实习。具体为前三个学期在校学习专业基础知识和训练专业基本技能,第四学期到企业顶岗实习,第五学期再回到学校进一步提升专业理论知识,学生还可以结合顶岗实习发现不足和树立职业方向“补缺”,第六学期进行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等综合实训,一方面通过毕业实习与就业接轨,一方面通过项目设计、方案设计、产品设计、流程设计等毕业设计对综合职业素质进行提炼和提升。这种形式强化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接轨,理论教学与技能操作结合,培养高素质、广适应,会学习、会创新,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七、教材选用与开发

  一、教材的选用

  职业教育是以能力为本位,就业为导向,会展服务与管理专业的很多重点技能课的教材选择出版社根据当前最新的职业教育改革要求所出版的适用教材。尽管如此,现各教材的编写均以系统性为原则,而这并不一定适用现职业教育以能力为本位的模块教学方式,具体在教学中,应改造现有教材,将现有教材中原来按学科系统组织的内容,重新按岗位工作过程组织到课程模块中,即按技能训练的要求重新取舍或补充。所以,校本教材的开发就显得非常有必要。

  二、校本教材的开发

  基于以上原因,每学科均应具备有自已的校本教材。校本教材并不一定要马上重新编写教材,而是先按课程要求,取舍现有教材,修改课程内容教学顺序、补充新的资料、除了一些文本资料外,还可以用实物、课件、影像资料等,建立资源库,实现资源共享。在取得丰富经验的基础上,组织教师与行业专家,按照新的课程体系,结合教学实践经验共同编写校本教材。

  目前,由于会展服务与管理管理发展日新月益,出版社的现有技能教材也较完善,因此本专业的校本教材主要在认真选择教材的基础上加上教学实践经验中不断加以总结采用的其它教学内容资源进行综合。如:文本资料、实物、课件、影像资料等。

  8、实训环节的具体实施措施

  1、校内专业综合实训项目(实训课与理论课交叉进行,实训时间视实际需要而定):

  广告设计模拟实训:通过对广告设计软件的操作训练,使学生掌握展台设计、展馆设计、展品展示的操作技能。

  会展策划与设计模拟实训:通过对会展策划与设计模拟系统软件的操作训练,使学生掌握会展策划活动的基本流程和相关技巧。

  2、校外实践环节(由于会展专业的特点,不拘泥于校企合作):

  承担许昌及周边地区大型会展节庆活动策划展示评估及学校节庆、赛事活动策划服务。

  以联合办学的模式,安排学生参加省内外重大会展节庆活动,现场实习、考察等。

  以本专业校外实训基地为依托,提供丰富多彩、形式创新、实战为本的业务实习,三年保证各种实习见习的时间达半年以上,获得由实习单位提供的优先录用就业的机会。

  与知名会展企业协办,每年举办实习征文大赛,并积极参加创业大赛、课外科技作品(平面和立体广告设计等)竞赛。

  以学生来源地为对象的会展城市考察和策划专案,作为专业特色实践教学形式。

  与省内外有开设相同或相关专业的兄弟院校联合办学,资源共享,加强院校间同专业师生的交流与合作。

  9、教育教学设施、环境和学校文化建设

  积极争取企业界的支持,继续加强建设校内会展专业实训基地,构建校内会展模拟实训的个性化教学平台。具体来说,就是构建“理论+实践”的课程体系,建立起从会展展馆设计到会展接待工作流程的一系列的校内模拟实训教学体系,实现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和职业性。使校内生产性实训比例达到50%以上。

  10、继续深化校企合作的运作模式

  以校企合作为建设机制,做到“专兼结对,共建一门课;专兼协作,共管一基地;专兼互动,共育一方人”,探索定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推进工学结合。通过校企深度融合,使企业充分参与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的制定以及实训、教学质量监控等教学过程,校企合作共建实验实训基地、联合进行技能测试,使人才培养更贴近企业需求,更具针对性,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更好地帮助学生就业。同时企业接纳专业教师参与实践活动甚至是顶岗实习(具体时间视情况而定)。校方尽可能利用现有资源为企业提供各种服务,及时满足这些单位对提高工作人员素质的需要。

篇4:中学课程改革实施方案

  伊通二中课程改革实施方案

  刘华英

  **大以后课程改革的核心就是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初中课程改革是一场深刻的教育理念、教育模式的变革,是一项系统工程。把“以学生发展为本,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为原则”作为课程发展基本理念。我校将努力做好课程改革的实践工作。为了积极开展新课程改革工作,推动我校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结合我校实际,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为依据,以**大教育方针为指针,按照市、县主管部门要求,积极组织课改培训,更新教育观念、手段,改革单一评价模式,深入推进素质教育,积极稳妥地探索课程改革的新路子.二、成立课程改革领导小组

  三、目标任务

  1、领会课程标准的精神内涵,能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

  2、了解新教材的内容,体例结构、特点、使用策略等问题。在此基础上开展校本研究,开发乡土课程资源,为教育教学服务。

  3、开展教学方式的研究。科任教师要改变传统教学观念,摒弃应试教育的指挥棒,积极探索把立德树人作为教学根本任务的方法途径,做好课堂的引领,研究课堂教学结构、流程,教师要形成个性化的教学风格。

  4、开展学习方式的研究。积极培养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发展个性潜能,转变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

  5、开展形成科学的评价观,建立一套适合本校的评价体系。

  四、措施方法

  1、大力开展学习培训活动。任何改革,先要过思想关,即是思想观念要先行,这是改革的保障。我们组织的三级培训,第一级即上层培训,选派优秀教师到省、市参加骨干培训,第二级即组织全体教师的通识性培训和学科培训;第三级是由学校组织培训,定时间反复强化学习,特别是观摩实验区的示范课例。通过三级培训,要使全体教师彻底转为思想,杜绝“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

  此外,学习培训分阶段推进,即分批分期选送科任教师参加省、市、县组织的培训、课程研讨活动等;分批培训教师,即还在担任老教材教学任务的教师也要让他们进行培训,让他们运用新理念、新方法进行课堂教学,跟踪培训;对起始年级的教师,在后续阶段仍要进行教材培训,真正实现综合培训、全员培训的目标,

  2、落实集体备课活动,各科、各年级成立备课组、年级组跟踪监督。各备课组要有指导性的教学计划,时度安排表、活动安排表。备课组要开展集体备课活动,每次备课要有中心发言人,备课组成员积极参与讨论,发挥集体智慧,探索课改的新路子,备课组还应定期开展看课、说话、评课活动,真正做到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共同进步的目的。

  3、健全课改相关制度。推进课改还应从制度方面进行约束,我们决定研究制订课改学习制度,课堂教学评价制度,课程评价制度等,让教师的全部身心和精力指向课程改革,让集贤中学师生能在最短的时限内融入课改的洪流。

  4、学校领导、中层干部、教研组长、备课组长经常进行课堂听课、研讨、研究教师的教学行为、学生的学习行为。加强实验过程的管理与监控,杜绝老套的教学方法行为,运用新教材采用老教法的作法。

  5、探究教师教学方式的变革。

  教学过程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双方互动的过程,它决不是教师教学生听,或者学生专注听教师讲的单向传输。课堂的互动性决定了教师在课堂上角色地位的改变,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宰者、知识的垄断者、教材机构的传授者,而应该是学生学习活动平等的参与者,学生探究疑难的积极引导者与促进者。课堂的结构模式也将发生彻底的改变,不再是以教论学,而是以学论教。教师出色地教是为学生更好地学提供服务的,因此教师在课堂上一定要摆正自己的位置,给自己的课堂角色进行重新定位,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达到教与学的和谐,学与教的统一。

  变革教法还表现在教材的解读与处理上,很多教师总习惯于传统的教学的思维,因为过去的教材的处理有固定的模式,易操作、简单,不需动脑筋,而“课改”的课堂教学重视精神性的教育,让学生在生活中在实践中来感悟体验所学的知识,这种教学没有定式,非常灵活,不易把握,特别是备课要求高、难度大,尤其如“问题探究”,教师不能只凭自己过去的经验,更要深入为教师对学生在课堂上质疑提问的“估计”,过去备课有一本“教参”便可高枕无忧,现在备课要阅读大量书籍,查阅大量资料,广泛搜集有关信息,此外,还要通过自己的真切感受,进行删选、加工、处理,在课堂上教师要随时给学生释疑、答疑。“课改”课堂教学的这一系列变化对教师来说将意味着不轻松,难度大,这就要求教师要不断地锤练自己,加快自己对这种课堂教学的“磨合”、适应,要潜心研究,不断探索,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在自己的教学中真正为学生制作出丰盛、营养丰富的“课堂大餐”。

  6、探究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

  新课程标准有一个重要的理念就是: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但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也非易事,如果我们在引导学生进行课堂学习时操作不当,即使我们在课堂上留给了学生一定的学习时间,但学生却感到无所事事,无所适从。这样学生非但没有成为学习的主人,反而成为课堂学习的冷漠的旁观者,

  学生在课堂肯定是收效甚微。那么教师如何引导学生有效地课堂学习呢?其一:体验学习。在课堂上要设法引导学生置身于教材学业习的情境,让学生在这种特定的教材情境中来感悟、来体验,从而激发学生思考问题的动机,来唤起他们解决问题欲望,不断地升华学生思想情感,点燃学生的智慧火花,如:数学课引导学生学习圆的知识,首先让学生置身于教材情境,生活中哪些圆的现象,圆对人类有何作用,让学生在这种特定的情境中萌生探求圆的奥秘的欲望。其二,“对话学习:就是让学生多与教材对话,多与作者对话,与生活对话。在课堂上多创设特定的话题情境,让学生通过讨论,在群体交流中,各个学习体思维不断碰撞,从而迸发出智慧的火花。

  7、积极推进课题研究。我们要在各学科中大力研究、实验,不惜花费财力、精力、人力投入实验研究,用坚强的组织领导,充足的科研经费,扎实的实验研究,优秀的实验成果向县局教研室汇报结题。

  8、注重资料的整合和成果的总结、转化。各学科教师在实施新课程中要收集一手资料,用资料进行分析,研究、归纳;在课改方面有在全县仍至全市有一定地位和影响,特别是要推出一批课改名师、论文、材料等优秀成果。

  五、具体落实过程

  为把本次课程改革落到实处,我校首先从思想上引领教师接受新理念,以思想指导行动。根据课改组的指导思想,我校先确定四个课改实验班,期中七年级两个班,八年级两个班,在这四个班试点先行,课改组全程跟踪研讨学习,及时发现和整改实施过程存在的问题,使本次课改有效化,实用化,科学化,符合我校实际,打造我校特色。在课改试点取得阶段性成果后,再组织全体教师学习和推广,在全校实施新课改,引导教师逐步将新课程理念演变为个体的个性化理念。从而培养一支高水平、高素质、多能型的现代教师队伍,把我校的办学水平和办学效益推向新的高度。

  六、注意的问题

  1、防止个别教师不愿改,不敢改的情况发生,从思想上武装教师的头脑。对学生应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养成训练,切忌随遇而安,畏难情绪。

  2、课程评价的缺位现象。课程评价本没有一个统一的模式,学校要制订适应课改对教师的评价机制,教师也应当用科学、发展的观念评价学生,多元评价、发展评价、过程评价是应当贯彻的评价原则。

  3、杜绝“懒人”“懒思想”的现象,教师要站在时代的高度,与时俱进,同时代同步,与思想同步,超前发展,在课改中有所作为。

篇5:脉冲数字课程改革及评价方案

《脉冲数字》课程改革及评价方案

一、课程主要内容和任务

《脉冲数字》是电子技术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本课程的任务是对电子类专业的学生进行基本数字逻辑电路的功能、特点、工作原理、基本分析方法和数字集成电路应用等知识的教学,培养学生对数字逻辑电路的分析能力和实验技能,为后续课程学习打好基础。主要内容包括数字逻辑基础(含数制转换和逻辑代数)、门电路(含TTL、MOS集成逻辑门电路)、组合逻辑电路、触发器、时序逻辑电路、脉冲信号的产生与整形、数/模(D/A)及模/数(A/D)转换、半导体存储器及可编程逻辑器件简介。

二、学生现状

学习本课程之前,学生已学习过《电工基础》、《计算机基础》,同时在学习《电子电路》等相关课程,所以对本课程的知识已有一定的接受能力。但我校学生毕竟是从初中升上来的中专生,对专业的认识并不深刻,相关课程的知识掌握得并不牢固,对电子技术基本概念的了解及学习方法的掌握都很欠缺,教材上的内容对他们来说理论性过强,实用性相对教少,因此为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使本课程的教学与企业实际紧密联系,课程改革工作势在必行。

三、能力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达到以下几方面的能力目标:

1、知识目标:学生应明确脉冲与数字电路在电子工程中的重要性,学会分析各种逻辑门电路,掌握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及其设计方法,掌握存储信息的基本单元——触发器及其组成的时序逻辑电路,对常用中规模集成组合逻辑器件及其应用有一定的了解。本课程各节内容的具体要求如下:

第一章数字电路基础

(1)二、八、十六、十进制计数体制及其相互转换。

(2)掌握逻辑变量与逻辑函数、基本逻辑运算、逻辑函数的最简表达式、真值表、逻辑函数的最小项、逻辑函数的最小项表达式及卡诺图的基本概念。

(3)理解逻辑函数的基本公式、常用公式和定理。

(4)会用公式化简法和卡诺图化简法将逻辑函数化简为最简与或表达式

第二章逻辑门电路

(1)分立元件门电路的组成。

(2)理解与门、或门、非门、与非门、或非门、异或门、与或非门、三态门等门电路的符号、表达式、真值表、功能及波形图。

(3)了解CMOS和TTL集成电路的特点,常用集成电路系列产品及其特性。

第三章组合逻辑电路

(1)了解组合逻辑电路的特点,掌握基本分析与设计方法。

(2)了解加法器、比较器、编码器、译码器、数据选择器、数据分配器的基本原理、逻辑符号、真值表和逻辑功能。

(3)掌握加法器、编码器、译码器等组合逻辑数字集成电路的使用方法。

(4)使用基本逻辑门电路、数据选择器等小规模集成电路设计组合逻辑电路。

第四章触发器

(1)了解触发器的分类、基本RS触发器、同步RS触发器、主从结构的触发器和维持阻塞等边沿触发器的电路结构、工作原理和动作特点。

(2)理解同步RS触发器、D触发器、T(T′)触发器、JK触发器的逻辑功能和描述方法、各种触发器之间的相互转换。

(3)能应用各种触发器构成简单的逻辑电路。

2、技能目标:培养学生应用数字逻辑电路的能力,包括:完成数字逻辑电路验证实验能力,综合应用数字逻辑电路知识完成一个数字逻辑电路产品制作、调试的能力。

3、德育目标: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德育修养,不仅要求学生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态度,而且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包括工作态度、质量及安全意识等。特别是安全生产的意识,应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使学生牢固树立“安全第一、质量第一”的观念。

4.其它目标:在本课程的学习过程中,还将注意对学生其它方面的能力进行培养,如:

(1)学生的口头表达及人际交往能力。

(2)学生的自学能力。

这些能力的培养,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而且对学生将来的继续发展会有很大帮助。

四、教学手段

(一).进行本课程的教学时,考虑到学生已有的知识程度、思想认识程度及今后就业状况等,对教材做大胆删减,尽量将贴近学生今后工作岗位的,比较冷僻的、深奥的理论内容从简或完全删去。

(二)各章节内容具体的教学要求

第一章数字电路基础

1.逻辑代数是分析和设计数字电路的基础,学好逻辑代数对于数字电路的学习是非常重要的。

2.教学中要注意指导学生理解和记忆与、或、非三种基本逻辑关系和运算及由它们复合而成的与非、或非、与或非、异或逻辑运算。

3.在逻辑代数公式、定理教学过程中,要注意那些与普通代数不同的特殊公式、定理,要求学生特别注意记忆摩根定理、同一律、还原律等。

4.逻辑函数卡诺图图形化简法简单、直观,步骤明确,初学者易于掌握。教学中应加强练习和指导。

5.逻辑函数的五种表示方法各有特点,本质相通,可以互换。真值表、函数式、逻辑图的相互转换,对于数字电路的分析、设计,极为重要,要求学生熟练掌握。

第二章逻辑门电路

1.通过分立元件与门、或门、反相器的教学,具体地体会与、或、非三种逻辑运算与半导体电子电路的联系。

2.集成门电路是教学的重点。对于CMOS和TTL集成门电路着重说明它们的外部特性——逻辑功能和电气特性。

第三章组合逻辑电路(由于电路图较复杂,尽可能采用多媒体教学)

1.本章教学重点是组合逻辑电路的特点和分析、设计方法,组合逻辑电路分析、设计方法的应用要贯穿本章教学的始终。

2.将组合逻辑电路中的竞争冒险提前讲授,便于引起学生对此问题的关注。

3.对于加法器、数据选择器、数据分配器、数值比较器可以采用组合逻辑电路分析的方法进行教学,即先给出实际逻辑电路,然后分析说明电路的功能。

4.对于编码器、译码器可以用组合逻辑电路设计的方法进行教学。

5.通过实验加强对各种组合逻辑电路的理解,提高应用逻辑代数和门电路知识实现各种组合逻辑电路的能力。

第四章触发器

1.本章教学的重点是触发器的逻辑功能及表示方法。

2.从电路结构上说明基本触发器、钟控触发器、主从触发器和边沿触发器。

3.从逻辑功能上说明RS触发器、D触发器、JK触发器和T(T′)触发器。

(三)布置相关资料的查阅

1、触发器广泛应用于哪些电子部件?

2、常用中规模集成组合逻辑器件有哪些?

(四)定期撰写学习小记

1、数字电路与模拟电路的异同点

2、对每一章重点进行总结,提出一些未能掌握的内容。

五、评价方案

项目

说明

所占比例

德育

课堂及课后的行为规范,上课迟到、讲话、睡觉、玩手机、衣冠不整等,酌情扣分;若有特殊较好表现的,可额外加分。

10%

笔记

含教师板书笔记和书本上的记号笔记,若有预习笔记,可额外加分。学期检查两次以上。

10%

作业

要求按时完成,若有特殊情况,须在下一次补齐。

15%

学习小记

每章结束写一篇学习小记,总结相关的学习方法及心得。

10%

电路设计

1、布置相关的电路设计课题。

2、根据学过的电路分析及设计方法,设计出相应的逻辑电路图。

10%

笔试

四次阶段测验,加权平均。阶段测验可开卷进行。

45%

六、材料留存

1.学生较有创意的电路设计。

2.对教材进行改编,完成校本教材。

文库分类

返回顶部
触屏版 电脑版

© 管理文库吧 glwk8.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