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文库 导航

综合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编辑:管理文库2024-04-05

  管理文库以让管理变得更简单高效为己任,为此,我们精心编撰了以下的综合校本课程实施方案文章,希望在您撰写课程实施相关文章时,为您提供必要的借鉴和参考。

  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1,认真贯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精神,确立现代教育观,课程观,质量观,利用课程分级管理的体制,优化学校课程结构,充分发挥学校及社区教育资源的功能,促进学生的发展,努力创建学校的教育特色  2,校本课程的开发旨在通过对本校学生的需要进行科学地评估,以学校为基地,并与外部力量合作,充分利用学校内外的课程资源,开发出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校本课程集中体现"以学校为本"的理念,主要强调课程的开放性,民主性,参与性,强调交流与合作  3,校本课程通常是由校长,教师,学生及家长代表来决策,采用实践—评估—开发的课程开发模式,实施"问题解决"即"自下而上"的政策,以满足各种社区,学校,学生之间客观存在的差异性,因而具有一定的适应性和参与性  二,校本课程开发遵循的原则:

  1,主体性:学校课程开发的主体是教师,教师可以与专家合作,但不是由专家编教材,教师教教材  2,合作性:课程开发是一种集体配合的事业,学校课程更是如此,在整个开发过程中教师要与专家,校长,其他同事,学生,家长,社会人员等通力合作,发挥群体智慧  3,民主性:学校校长,教师,学生,家长构成学校教育的"共同体",成为学校课程开发的主体.要开发什么课程,学生需要学什么,喜欢学什么,"共同体"里教师,家长最清楚.因此,在开发过程中,应广泛听取他们的意见,形成一个民主氛围  4,选择性:学校课程开发要有利于学生全面而主动的发展,让每一位学生的潜能都获得充分和谐的发展和个性得到张扬.因此,学校课程开发要尽量为学生提供多样化,可供选择的课程,适应学生的需要,兴趣和经验  5,开放性:学校课程开发在资源方面,要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包括学校,家庭,社会等多方面的资源;在开发主体方面,要充分调动校长,教师,家长,教研员,专家以及社会各界人士参与课程开发的积极性,共同进行课程建设  6,灵活性:学校课程开发是一项新的工作,同时各校课程资源不一,因此在学校课程开发上,不要求全求大求新,应立足本校实际,量力而行,逐步完善  三,实施目标:

  (1)确定学校校本课程的名称,内容,并进行合理的安排.探索校本课程教学方式,为全面开设校本课程积累经验  (2)在校本课程实施过程中学生学会交往,在合作中学习;培养自信心,建立"自我概念",养成自我认同感和坚毅的品质  (3)提高学校管理者,教师开发,设计,实施校本课程的能力,特别是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争取发表高质量的论文,撰写有特色的案例  (4)针对目前普遍存在的过分看重学科成绩的倾向,以学生全面及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理念来激发学生的内在需求,以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高,创造一种更适合学生需要的育人环境  四,实施内容:

  (1)确定校本课程结构.我们根据以下几方面来确立学校本课程  ①学生发展的需求,尊重学生意愿,有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②学生的年龄特点,考虑学生的兴趣爱好和认知规律  ③学校的实际情况,包括学校办学特色目标,师资和设施条件等  具体安排如下:

  校本课程研发题目一览表一至二年级

  题目

  负责人

  开发情况

  1,小学生安全常识歌

  教材已编写完

  2,小学生安全知识常识

  教材已编写完

  3,学生宿舍防火规定

  教材已编写完

  4,学生呼吸道传染病预防常识

  教材已编写完

  5,肠道传染病怎样预防

  教材已编写完

  6,防溺水安全及常识

  教材已编写完

  校本课程研发题目一览表一至二年级

  题目

  负责人

  开发情况

  竹的传说

  教材已编写完

  竹竿舞

  教材已编写完

  舞蹈

  已制定计划

  鼓号队

  已制定计划

  有关竹的故事

  教材已编写完

  竹的分类

  教材已编写完

  竹的用途

  教材已编写完

  竹笋的营养价值与食用方法

  教材已编写完

  春笋的医学价值

  教材已编写完

  苦笋的医学价值

  教材已编写完

  方笋的种植技术

  教材已编写完

  毛竹的种植技术

  教材已编写完

  (1)加强校本课程的计划性

  为避免盲目性,与其他学科一样,开学初始认真制订教学计划,确定教学内容的框架.日常的教学工作必须根据教学计划展开,做到认真备课,认真上课,认真考核,充分发挥校本课程的育人功能  (2)重视教师配备和培训

  尽可能选择有特长,有事业心,有创新精神的年轻教师,担任校本课程的教学工作,有时侯也可以两个教师上同一节课,定期组织他们学习"课程理论",掌握校本课程的管理原则和实施方法,逐步提高他们的实践水平  (3)重视校本课程的评价

  校本课程的评价将以激励性评价为主,重教师和学生的参与过程,给教师和学生一个客观评价  (4)在展开课程研究的过程中请有关专家和上级领导及时指导,帮助,以使课题研究获得成功  五,方案预定过程(具体措施):

  1,定向阶段:各班教师调查学生们喜欢研究的课题(内容)  2,准备阶段:收集有关研究项目材料;进行整理分类  3,观念阶段:用观念来进行各种各样选择,把各个部分结合在一起  4,总结阶段:把研究过程中的结论加以推敲,再验证,然后形成报告  六,评价方案:

  评价起着对学生在情感,能力,知识诸方面发展变化的评估作用.而校本课程与其他学科课程有着很大的差别,因此在评价活动中教师更要优先思考的是评价是否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是否与课程实施的全过程并行,是否进行多元化的评价.它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关注每一学习个体的处境和需要,尊重和体现个体的差异.激发个体的主体精神,以促使每一个体最大可能地实现其自身价值.>1,对教师的评价:对教师的评价重过程,建立发展性的教师评价体系.除对专任教师核定每周二课时的工作量外,学校采取期中,期末工作考核的办法对教师实施单项考核,考核指标等同于其他学科考核.根据教师工作量化指标算出积分,评为优,良,中,差四个等级.评价方式采用自我评价,学校领导评价,学生及家长评价三部分合成  2,对学生的评价:对学生采用形成性激励评价方式,注重学生主体参与实践的过程及在这一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积极性,合作性,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关注学生的个体发展,尊重和体现学生个体发展.以促进实现自身价值为最终目标.在实践中,我们主要采用自我评价,档案袋评价,分阶段评价三种评价方式,根据学生的参与程度,课堂发言,作业,问卷调查及活动记录本进程中的表现给予相应的学分评价,一共分为四个等级:优(10分),良(8分以上)及格(6分以上),不及格(6分以下)  3,对课程的评价由学校行政,教师和学生三部分形成.对课程实施定期进行评价,并提出改进的建议  七,组织领导:

  小学部校本课程开发工作组织机构

  组长:

  副组长:

  组员:

篇2:言语交际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言语交际”课程的创设与开发

  楔子: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交往。把教学本质定位为交往,是对教学过程的正本清源。它不仅在理论上超越历史上的“教师中心论”和“学生中心论”,现实中的“学生特殊客体论”和“主导主体论”,而且在实践上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吴刚平)

  人类的沟通与合作是以语言为媒介的。因此,在绝大多数情形下教学是在起支配作用的媒体——语言——的影响下产生的现象。或者说我们也应从语言过程的角度来把握教学活动,即教学是语词的教学。(钟启泉)

  §1校本课程开发从其本质上说是学校教育共同体在学校一级对课程的规划、设计、实施与评价的所有活动。校本课程是国家基础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中的一个部分,指学校自行规划、设计、实施的课程。其基本定位是非学术性或者说是兴趣性的,以发展学生个性为目标指向,课程开发的主体是教师而不是专家。

  §2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是:

  ⑴意味着一种权力,即实施真正的教育的地方——学校有权自主决定部分课程,教师、学生、家长和社区人士合作、共享与探究,以充分利用学校和社区的现场课程资源。

  ⑵校本课程开发意味着一种责任,即学校负有学生发展的责任,学校必须抵制一切不利于学生发展的课程,必须提供有利于学生发展的课程。

  ⑶校本课程开发意味着一种机会,即学校特别是教师都有机会得到发展,教师在参与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和反思中,将逐步加强对学校的认同意识,提高归属感,形成课程意识,掌握课程技术,加快专业发展的进程。因此,校本课程开发是教师和校长自我更新的机会。

  ⑷校本课程开发意味一种文化,即学校精神文化的集中体现。是学校办学宗旨实现的重要途径之一。无论是校本课程的目标,标准、实施过程、还是评价,都渗透着,彰显著学校文化的精髓与功力。

  ⑸校本课程意味着特色。一所学校的生命力在特色,要想打造品牌学校,必须冶铸特色。

  §3言语交际课程——我校校本课程的表征。

  ⑴.理论依据:——由于“儿童时代是语言学习的时代”,“学习共同体”的最基本目标应当是发展每一个儿童的书面语言和口头语言。基本的语言能力是一切学习的基础。不过,共同体的语言是广义的,它包括语词语言、数学语言和艺术语言。这三种表象体系拥有各自的特征,同时彼此紧密关联。教学就是在语言文化的创造过程中,为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奠定人格成长与学力发展的基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209页》

  ⑵.我校校本课程场景下“语言”、“言语”和“交际”的界说:

  语言,人类所特有的用来表达意思、交流思想的工具,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由语音、词汇和语法构成一定的系统。(《现代汉语词典》)在此前提下,我们认为,语言是相对静止的,没有情感色彩的工具,严格意义上说它在字典或词典里。另外,“语言”的外延也相应扩展,即不仅是语词语言(母语、外语),还包括数学语言和艺术语言。

  “言语”,我们也将赋予更丰富的意义。不仅是“说的话”(《现代汉语词典》),而是运用语言的活动。

  “交际”,既包含人与人之间的往来接触,还涵盖人与人之间的对话、沟通。其基本要求是要有对象,有目的,有内容,有情感。

  §4“言语交际”课程的开发是我们办学立校的需求。

  ⑴.我们的教育理想是“让孩子们健康快乐地成长,让老师们享有职业的尊严和快乐”。两让”彼岸的抵达,需从学生“三高”、“四会”操作目标起锚,操作和起步都是课程,尤其是校本课程的实施和落实。实施和落实的过程就是语言性沟通或语言性活动——言语交际过程。

  ⑵.学生发展实际的需求:首先,我校地处“珠三角”——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前沿,以广州为龙头的经济区未来需要大量的善于言语交际的人才。我校学生家长中的大多数是文化层次高的“中产阶层”,他们对子女教育的期望取向为科学研究、文化艺术、企业管理、商业经营、外交外贸等行业,家长这些期望的实现,“言语交际”能力是孩子的“绿卡”。

  ⑶.广东地区学生普通话环境不佳,制约和影响了学生们普通话的学习,甚至由于粤语和普通话语法规则的差别,导致了学生对以普通话为基础文本理解的困难。另外,对我校“多元型生源结构”而言,言语交际能力正是其必备的基本能力。所以,从我们所处环境看,我校学生急待培养的正是这个基本能力。注重言语交际的培养在广东地区也最容易形成特色。

  §5我校实施“言语交际课程”的条件:

  ⑴.北京师范大学、广州市、番禺区文化源远流长,南国奥园文化鲜活、前卫,这将对学生成长起到深远的积淀、熏陶、浸淫作用。客观上为学校提供了言语交际“场”。

  ⑵.我校教学设备先进且齐全。互联网、多媒体是我们打开交际视野的窗口,也是实施“言语交际”课程的物质条件。

  ⑶.整体看来,我校教师文化功底深厚,言语交际能力很强,再加上崇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是实施“言语交际”课程的人才基础。

  §6“言语交际课程”的目标:

  总目标:训练学生口才,提高学生表达能力,学会交际,学会展示,学会沟通。

  具体目标如下:

  ⑴.通过北师大、社区、学校文化言语交际课程的实施,丰实学生文化底蕴,增进学生民族意识,培养学生健全人格。

  ⑵.通过语文、数学、科学等言语交际课程的实施,提高学生口头表达能力,使学生学会交往,学会合作。

  ⑶.通过钢琴、高尔夫、电脑言语课程的实施,让学生学会用艺术语言、计算机语言、形体语言展示自己,进而学会沟通。

  §7我校言语交际课程的结构框架:

  以言语交际为经,以各种活动为纬,编织下列内容。

  ⑴.乡土文化:广州、番禺文化、南奥文化。包括名人、历史、地理名胜、现代发展。

  ⑵.北京师范大学文化:.包括其历史渊源,文化精髓,在我国教育上的影响,与我校的关系。

  ⑶我校精神文化核心:办学宗旨、校风、校训、学风、班级名称。

  ⑷.英语校本课程:校本教材、课堂教学、英语活动、欧美文化简介等。

  ⑸.信息技术校本课程:校本教材、课堂教学、信息活动、信息技术与相关领域的整合。

  ⑹,钢琴校本课程:校本教材、课堂教学、兴趣活动、演出展示等总体设计。

  ⑺,高尔夫校本课程:校本教材、活动及其来历与发展等。

  ⑻.语文校本课程:校本言语交际教材、课堂教学、语文活动凸显交际性。⑼.其他学习领域的显现;数学、科学、美术、综合实践、思品与社会(生活)都要做显性反应。

  §8实现途径:活动课程凸显,学校环境建设渲染,课堂教学渗透,开放日展示,物化成果总结。

  ⑴.活动课程凸显:利用校本课程时间(综合实践、兴趣活动、班队会、百草园文学社活动日、高尔夫课、钢琴课),有计划、有层次落实校本教材。这是校本课程实施的主渠道。

  ⑵.学校环境建设的渲染:学校物质文化建设、环境布置,展现言语交际特色——一草一木都与人对话。如设立橱窗、电子荧屏氛围营造、钢琴曲欣赏;区域文化展览馆等,内容要有交际特色,有情感色彩。

  ⑶.课堂教学渗透:学校所有课堂教学注意言语交际训练,有意识设计言语交际活动情境和内容,有意训练落落大方的言谈举止。

  ⑷.开放日展示:学校利用开放日期间展示学生的言语交际水平。

  ⑸.物化成果总结:学校定期总结校本课程,展示其物化成果.如教材,实验报告,论文,学生的相关影视作品等。

  §9关于校本课程评价:

  1、学生评价

  (1)校本课程不采用书面的考试或考查方式,但要作考勤评价记录。

  (2)教师根据每个学生参加学习的态度进行评价,可分为"优秀"、"良好"、"一般"、"较差"记录,作为"优秀学生"评比条件。

  (3)学生成果可通过实践操作、作品鉴定、竞赛、评比、汇报演出等形式展示,成绩优秀者可将其成果记入学生学籍档案内。

  2、教师评价。

  (1)教师从教必须有计划、有进度、有教案,有考勤评价记录。

  (2)教师应按学校整体教学计划的要求,达到规定的课时与教学目标。

  (3)教师应保存学生的作品、资料及在活动、竞赛中取得的成绩资料。

  (4)教务处通过听课、查阅资料、调查访问等形式,每学期对教师考核,并记入业务档案。

  §10校本课程教材建设:

  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言语交际能力,校本课程的教材必不可少,但校本课程的开设是"课改"的创新之举,目前就全国来说,还无系统经验之举,更缺少现成教材供选用,因此,学校希望全体教师进行大量创造性的劳动,以丰富的实践为基础,参考有关资料,自己动手拟订相关领域的课程纲要、编写教材,学校资助教材的刊印,保证校本课程的可持续发展。

  教材特色:实用性,以学生发展需求立足,从社会需求出发;兴趣性,内容要满足学生兴趣,要与一、二级课程有明显区别;活动性:在基本技能基础上,精心设计各种言语交际活动。

  补遗:此方案与校本课程管理办法思想吻合,是从不同角度提出的,两者的目的是一致的:保证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校本课程开发以课题组招标形式,云集有志、有智者联合攻关。

篇3:宜昌中学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校本课程是学校自主开发的一门课程,由学生自主参加,以学生活动为主,它与必修课程一起构成学校课程体系。但它与必修程在内容、要求的深广程度和活动形式的修灵活程度等方面又不尽相同。校本课程更突出学生的自主性、自愿性和灵活性。按照*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要求,学校开发的校本课程将对培养学生的兴趣特长、创新思维习惯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的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发现和培养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一、培养目标

  1、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发展个性特长。

  2、拓展学生的知识领域,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和审美能力,陶冶情操、增进身心健康。

  4、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精神,学习和掌握科学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

  5、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能力,使学生热爱学校生活,适应社会。

  二、教学原则

  校本课程与其他课程一样.都是由学生全员参加的学校教育活动,在遵循一般教学原则的同时,还要考虑到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在教学上还应注意以下原则:

  1、自主性原则: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自主活动为主,教师讲授、指导少而精,尽量让学生多炼、多动,多给学生以尽可能多的时间与想象、创造空间。

  2、自愿性原则:学生在"自选"科目时,教师应尊重学生的意愿,报名后按各自选择编组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

  3、灵活性原则:教学内容、方法应以学生的实际情况而定,教师应从学生的能力、效果等差异出发、因材施教,灵活的作内容形式上的调整,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

  4、开放性原则:体现在目标的多元化、内容的宽泛性、即时性,时间空间的广域性、可变性,评价的主体性、差异性。

  三、教学形式

  作为一门以学生实践为主的课程,它的教育方式势必要打破固有的教学模式,教师要尽可能给学生更大的自主活动余地以及更多的相互交流的机会。在教学上应采用以下形式:

  1、队组式:如合唱、舞蹈、球类选项等。

  2、工作台式:如无线电、食品雕花等。

  3、个体式:如书法、计算机、棋类学生阅读等;

  4、集体活动式:如班团队活动、社会实践、体育竞赛、科技节等。

  四、课时安排

  校本课程每周2课时,安排在下午。

  五、教学内容

  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学校目前安排如下教学内容:无线电制作、食品雕花、计算机基础、电脑制作、科技发明;合唱、舞蹈、京剧、曲艺、绘画、书法、摄影、陶艺、篮球、排球、桥牌、象棋、围棋、影视评论、剧本创作、民间文学鉴赏。

  六、教学评价

  1、学生评价。

  (1)校本课程不采用书面的考试或考查方式,但要作考勤评价记录。

  (2)教师根据每个学生参加学习的态度进行评价,可分为"优秀"、"良好"、"一般"、"较差"记录,作为"优秀学生"评比条件。

  (3)学生成果可通过实践操作、作品鉴定、竞赛、评比、汇报演出等形式展示,成绩优秀者可将其成果记入学生学籍档案内。

  2、教师评价。

  (1)教师从教必须有计划、有进度、有教案,有考勤评价记录。

  (2)教师应按学校整体教学计划的要求,达到规定的课时与教学目标。

  (3)教师应保存学生的作品、资料及在活动、竞赛中取得的成绩资料。

  (4)教务处通过听课、查阅资料、调查访问等形式,每学期对教师考核,并记入业务档案。

  七、师资培训

  随着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和素质教育的深化,校本裸程的内容和形式将越来越丰富多

  样。在职教师能否适应与承担新课程的教学任务,已成为提高校本课程教学质量的关键。根据学校在职教师的现状,特制订目前师资培训的计划与方法。

  1、走出去--参加市内外有关单位组织的培训。

  2、请进来--聘请校外有关师资。

  3、老带新--通过名师带教;培养青年。

  4、自学--通过提供书籍、资料、器材,经过一段时间学习,掌握一门或几门校本课程教学能力。

  八、教材建设

  满足学生的需要,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校本课程的教材必不可少,但校本课程的开设是"课改"的创新之举,目前就全国来说,还无系统经验之举,更缺少现成教材供选用,因此,学校希望任课教师进行大量创造性的劳动,以丰富的实践为基础,参考有关资料,自己动手编写教材,学校资助教材的刊印,保证校本课程的可持续发展。

  九、配套措施

  1、教导处、年级组、教研组要积极帮助教师制订好教学计划,负责协调安排和组织指导教学计划的执行。

  2、学校聘请社会有关人员担任部分课程的教学,邀请市教育局、教研中心领导到校指导工作。

  3、校本课程与必修课程一样,计入教师工作量,工作实绩载入业务档案。

  4、学校保证课程开展必需的经费、器材等物质条件。

  十、运作机制

  1、管理网络。

  校长(副校长)→教导主任、办公室主任、总务主任→年级组长、教研组长、班主任、校本课程教师。

  2、运作流程:

  制订计划→动员→"自选"→编组→完成学习→成果展示与评估→小结→组织教师制定教学进度→研究教学模式→进行备课活动教学→小结

篇4:中学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校本课程是普通高中新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充分利用当地和学校的课程资源,以学校为基地开发的、可供学生自主选择的课程。

  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要关注学生的差异,满足学校每个学生的不同发展需要,促进学生全面而生动地发展;要继承和发扬学校的办学传统和优势,有利于学校特色的形成,有利于教师自身专业的成长。

  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要因地制宜,努力为当地经济建设和社会服务。开发的课程要体现****,注重与职业技术教育、成人教育融合及渗透。

  二、基本目标

  (一)以普通高中课程方案确定的培养目标为基础,研究、分析学校和社会的发展需求,评估可提供的教育资源,调查、分析学生的需求。在校情分析的基础上,对学校课程做出整体安排,确定校本课程开发实施的总体方案。总体方案应包括需求评估、总体目标、课程结构与门类、实施与评价的建议及保障措施等。

  (二)依据校本课程开发实施的总体方案组织教师进行相应的学习培训,并及时向学生公布校本课程目录和说明,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学习模块。

  (三)适时对开发实施的校本课程作出客观评价。

  三、基本程序

  (一)建立组织。成立课程委员会或相应的工作小组,成员应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必须有学生及家长代表、社区人士代表等,要体现学校教师主体的特点。

  (二)现状分析。包括需求评估、资源调查和问题反思等环节。需求评估是要对学生的发展需求、家长的期望、社会和社区的要求以及学校发展规划等因素作出有说服力的判断。资源调查的目的是要弄清校本课程开发的条件和限制,比如教师的数量、知识经验和能力,各种课程材料和设备及其相应的资金情况,课程计划的弹性空间,社区潜在资源,学校教师、教育督导、学生和家长的可能反应等。问题反思则是要在想做什么和能做什么之间取得一种动态的平衡,即要澄清现实和理想之间的差距,澄清我们应该做而且有条件做好但却没有做好的方面,以及如何改进的措施,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和能力状况,现行课程标准和课程结构是否与学校的实际相符合、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等。

  (三)目标拟定。目标拟定至少包括两个相互联系的工作,一个是针对教师的专业发展目标及相应的开发成果,另一个是针对学生的课程目标。课程目标又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一般目标,即教育目的;另一个是具体目标,要尽可能把学生在学习结束时应该获得的能力与态度陈述清楚。学校必须关注自己的价值观和一般的目标,并建立基于学校自身条件和特点的教育哲学。校本课程开发应满足不同类型学生的学习需求、发展的水平和潜能。

  (四)方案编制。学校层面主要是制定《校本课程规划方案》,即首先学校必须把校本课程作为一个完整的部分,并置于整个学校课程计划之中来进行规划。

  (五)实施与评价。操作模式设计必须估计到诸如新旧安排间的过渡、冲突和混乱等情况。课程实施会暴露一些出乎意科的问题,需特别处理解决。如课程表、场地和教师等实际问题;决定有关的评价系统及如何吸收反馈信息的问题等。特别是学生评定问题,是学生间的横向比较,还是个人潜力的纵向比较;评价形式是给分数,定等级,还是写评语等都得进行具体安排。

  四.开发方向

  高中校本课程的课程资源十分丰富,课程资源和学生需求的多元性,决定了校本课程开发的多元性,可以根据自己的学校特色,在实现课程目标的基础上,开发自己学校的校本课程。可以重点考虑以下十大类:

  1.体育、艺术类。

  2.活动技能类。

  3.采集收藏类。

  4.生态环保类。

  5.生活常识类。

  6.信息收集类。

  7.地方文化类。

  8.采风采访类。

  9.学科类。

  10.思辩训练类。

  校本课程开发的内容:

  政治校本课程:《经济与生活》;

  历史校本课程:《探索中国近代化之路》;

  地理校本课程:《环境保护与家乡》、《旅游业与家乡》、《海岸工程和中国的水利建设》;物理校本课程:《物理与生活》,《航天物理》;

  化学校本课程:《诺贝尔化学奖的智慧之光》、《化学与社会生活》;

  生物校本课程:《中华曙猿》;

  信息技术校本课程:《FRONTPAGE2000快速入门》,《网络基础与INTERNET应用》,《电脑装机指南》;

  语文校本课程:《现代汉语基础知识》;

  数学校本课程:《数学与生活》、《趣味数学》、《数学与美学》、《数学发展史》、《数学竞赛教程》;

  外语校本课程:《英语名著选读与影视欣赏》。

  五.校本课程开发的原则

  因地制宜原则。校本课程应紧密结合本市本土本校实际。为此,我们制定的校本课程的主题是:陈毅元帅与光华中学:环境保护、中华曙猿、电脑装机、物理与生活等。这些主题,不但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而且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接近社会,接近自然,了解家乡,更能激发学生积极参与的兴趣,也有利于我们能随时得到相关部门的配合与支持。

  特色性原则。校本课程的开发应着眼于地方特色,突出溧阳以旅游业为龙头,搞好环境保护这一特色。

  教师在研究、学习中不断积累丰富的课程资源,依靠现有优势,充分发挥学校的特色,进一步拓展地方特色。

  开放性原则。校本课程的开放性包括内容的开放性,方式的开放性,过程的开放性。课程资源的开发需要越来越多教师与学生的参与,它是一个不断开发、不断改进、不断完善、不断丰富的过程。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要不断总结调整与更新,以适应新形势的需要。

  六.校本课程领导小组:

  学校成立校本课程领导小组,加强对课程结构、实施、评估的领导,并及时听取意见,调控活动情况,以保证校本课程实施的效果。

  校本课程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成员:****。

  1.时间安排:每周2课时,集中在周五下午

  2.实施办法:学科教师主讲、辅导、专题报告,学生上网或图书馆查找资料、信息等,社区调查、走访等,学生阶段性活动报告、活动交流等。

  七、校本课程开发与管理中存在的困难与问题

  1.教师、学生思想上的认识问题不够一致,极少数教师对校本课程重视不够。

  2.受客观条件限制,活动场地不足,实验条件不够。

  3.校本课程的实施缺乏对教师、学生的激励。

  4.外出走访、调查时间与空间不足。

  5.周密的计划、系统的规划不够完整。

篇5:外国语学校年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校本课程是由学校自主开发的课程,与必修课程一起构成学校课程体系。校本课程对培养学生的兴趣特长、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团结协作的能力、社会活动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校将依据国家基础教育方针、国家课程实施计划、根据学校“文理并重,外语强化,全面发展,国际融合”的育人目标,充分利用学校及教师的资源,认真做好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与实验。

  一、课程目标

  1、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发展教师专业水平,形成我校一支良好的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的教师队伍,形成我校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科学管理队伍及评价体系。

  2、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发展个性特长,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自我完善的能力,拓展学生的知识领域,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4、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和审美能力,陶冶情操、增进身心健康,使学生热爱学校生活,适应社会。

  二、教学原则

  1、主体性原则: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自主活动为主,教师讲授、指导少而精,尽量让学生多练、多动,多给学生以尽可能多的时间与想象、创造空间。

  2、自主性原则:学生在“自选科目时,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意愿,报名后按各自选择组织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

  3、灵活性原则:教学内容、方法应以学生实际情况而定,教师应从学生的能力、效果等差异出发,因材施教,灵活的作内容形式上的调整,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

  4、开放性原则:体现在目标的多元化、内容的宽适性、时间空间的广域性、可变性,评价的差异性、主体性。

  三、主要措施

  1、组织全体教师学习,动员全体教师参与校本课程开发。

  2、制定校本课程开发和管理制度,以规范学校校本课程的开发和管理工作,使校本课程开发纳入教师业务考核中。

  3、以教研组为单位确定本科组校本课程开发的方向。

  4、评估学生对校本课程的需求,确定课程开发的重点。

  5、动员全体教师根据自己的爱好和特长开设校本课程。

  6、充分发挥校本研训的作用,整合各科组教师的特长和优势共同开发校本课程。

  四、课程结构

  按课程开设的培养目标分为人文素养类、科学素养类、生活技能类、身心素养类、艺术修养类、信息技术类、学科竞赛类七大类。

  人文素养类:通过人文文化的学习,提升学生人文文化品质,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培养学生与人合作和进行交流的能力。

  科学素养类:通过各种科技自然活动,培养学生科学思考的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生活技能类:通过生活知识的学习,掌握一定的生活技能,提高学生生活的质量。

  身心素质类:通过体育项目和心理健康辅导,促进学生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的提高。

  艺术修养类:通过艺术活动,陶冶学生情操,增强艺术修养,培养学生发现美、欣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审美能力。

  信息技术类:通过学习电脑操作知识,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综合学习、研究性学习的能力。

  学科竞赛类:以学科竞赛来培养学生进取创新精神,科学探索精神。

  五、选课方法

  学生选课分以下几步走:

  1、向学生宣传实施校本课程的意义,激发学生参与校本课程学习的积极性。

  2、学校向学生公布校本课程开设科目、指导教师及课程说明等,让学生自由、自主选择课程。

  3、先按正常教学班统计学生选课情况,再根据学生第一、第二志愿,学校调整各校本课程科目学习人数,原则上组班不超过50人,低于20人不开班。

  4、视学生选课情况及场地限制,按校本课程课时计划表,有目的有计划的实施校本课程。

  六、教学评价

  1、教师评价:

  (1)教师从教必须有计划、有进度、有教案、有考勤评价记录。

  (2)教师应按学校整体教学计划的要求,达到规定课时与教学目标。

  (3)教师应保存学生作品及在活动中、竞赛中取得成绩的资料。

  (4)教务处通过听课、查阅资料、访问等形式对教师考核,记入业务档案。

  教师学期综合得分=10%A+25%B+25%C+20%D+20%E

  A——自评分

  B——年级考核组评分(年级组长、备课组长)

  C——学生评价分(每班抽取优生、中生、后进生进行评价,取平均分)

  D——教导处学期教学常规工作评价分

  E——教学成果评价分

  2、学生评价:

  (1)校本课程不采用书面的考试或考查方式,但要作考勤评价记录。

  (2)教师根据每个学生参加学习的态度进行评价,可分为“优秀”、“良好”、“一般”、“差”记录,作为"优秀学生"评比条件。

  (3)学习的成果。学生成果通过实践创作、作品鉴定、竞赛、评比、汇报演出等形式展示,成绩优异者可将其成果记入学生学籍档案。

  七、课程管理校本课程实现学校统筹规划,教师自主实施,学校监督检查,教师总结反馈。

  1、学校通过问卷调查等形式,了解各门课程的选课人数等,以便于规划实施校本课程。

  2、学校对已开发的校本课程统一制定课时计划,对任课教师、教学场地等规划设计。

  3、任课教师认真备好每一节课,按步实施、教导处随机听课,随时测评。

  4、教师应按学校整体教学计划的要求,达到规定的课时与教学目标。

  5、任课教师根椐课时计划,自已组织学生,联系场地、器材等,实施课程。

  6、教师应保存学生的作品、资料及在活动、竞赛中取得的成绩资料。

  7、任课教师对学生参与学习情况进行总结评价;并对自已的教学反馈总结,以利于今后的校本课程教学。

  8、每学期召开一次校本课程研讨会,展示优秀教师的成功经验、学生的学习成果,解决存在的问题,及时总结校本课程的实施情况

  八、教材建设

  教师可从以下四个渠道挖掘教材资源:1、自编教材;2、选编教材;3、选用优秀教材;4、拓宽现有教材。

  九、运作机制

  1、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

  组长:

  负责校本课程的总体策划,宏观调控。

  副组长:陈钢(教务处主任)浦培根(教研室主任)

  负责组织落实、协调、检查校本课程进行中的事务性工作。

  (2)校本课程研究组:各教研组

  十、步骤与措施

  1、准备阶段(****年3月——6月)

  主要任务是启动校本课程的开发,作好思想、人员、组织、教学的准备工作:

  A、制订方案、健全制度;(第1周)

  B、评估学生对校本课程的需求,确定课程开发的重点;(第2周)

  C、教导处发放校本课程申请表和参考选题;(第3周)

  D、教师确定校本课程选题,申请表交教导处;(第5周)

  E、教导处选配校本课程教师;(第6周)

  F、教师挖掘教材资源,编写教材。(第7周-第18周)

  G、校本课程教材交教导处。(第18周)

  2、实施阶段(****年9月——20**年6月)

  A、公布校本课程开设科目、指导教师及课程说明等,学生自由、自主选择课程;(第1周)

  B、统计学生选课情况,调整各校本课程科目学习人数;(第2周)

  C、教导处确定校本课程的形式,开课设节:(第3周)

  D、教师制订学期计划,上交教导处检查(第4周);

  E、按校本课程课时计划表,有目的有计划的实施校本课程;(第4周始)

  F、开展教学研究活动,研讨教材教学策略,提高教师对教材的驾驭能力;

  G、定期检查、记录、测试,反馈实验情况,对出现问题进行调查与诊断;

  H、教师按学期对教材内容、教材的使用、学生学习效果进行阶段性的总结评价。(春学期第18周)。

  3、总结阶段(20**年6月)

  A、教师整理好讲义和全部实验材料;(18周)

  B、教师写出校本课程分析报告,进行反思性评价;(第19周);

  C、教导处发放学生问卷,对教师进行评价。(第19周)

文库分类

返回顶部
触屏版 电脑版

© 管理文库吧 glwk8.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