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文库 导航

外国语学校年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编辑:管理文库2024-04-05

  您是否正在搜寻校本课程相关文章,以下的外国语学校年校本课程实施方案文章就是与校本课程相关的内容,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校本课程是由学校自主开发的课程,与必修课程一起构成学校课程体系。校本课程对培养学生的兴趣特长、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团结协作的能力、社会活动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校将依据国家基础教育方针、国家课程实施计划、根据学校“文理并重,外语强化,全面发展,国际融合”的育人目标,充分利用学校及教师的资源,认真做好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与实验。

  一、课程目标

  1、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发展教师专业水平,形成我校一支良好的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的教师队伍,形成我校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科学管理队伍及评价体系。

  2、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发展个性特长,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自我完善的能力,拓展学生的知识领域,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4、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和审美能力,陶冶情操、增进身心健康,使学生热爱学校生活,适应社会。

  二、教学原则

  1、主体性原则: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自主活动为主,教师讲授、指导少而精,尽量让学生多练、多动,多给学生以尽可能多的时间与想象、创造空间。

  2、自主性原则:学生在“自选科目时,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意愿,报名后按各自选择组织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

  3、灵活性原则:教学内容、方法应以学生实际情况而定,教师应从学生的能力、效果等差异出发,因材施教,灵活的作内容形式上的调整,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

  4、开放性原则:体现在目标的多元化、内容的宽适性、时间空间的广域性、可变性,评价的差异性、主体性。

  三、主要措施

  1、组织全体教师学习,动员全体教师参与校本课程开发。

  2、制定校本课程开发和管理制度,以规范学校校本课程的开发和管理工作,使校本课程开发纳入教师业务考核中。

  3、以教研组为单位确定本科组校本课程开发的方向。

  4、评估学生对校本课程的需求,确定课程开发的重点。

  5、动员全体教师根据自己的爱好和特长开设校本课程。

  6、充分发挥校本研训的作用,整合各科组教师的特长和优势共同开发校本课程。

  四、课程结构

  按课程开设的培养目标分为人文素养类、科学素养类、生活技能类、身心素养类、艺术修养类、信息技术类、学科竞赛类七大类。

  人文素养类:通过人文文化的学习,提升学生人文文化品质,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培养学生与人合作和进行交流的能力。

  科学素养类:通过各种科技自然活动,培养学生科学思考的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生活技能类:通过生活知识的学习,掌握一定的生活技能,提高学生生活的质量。

  身心素质类:通过体育项目和心理健康辅导,促进学生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的提高。

  艺术修养类:通过艺术活动,陶冶学生情操,增强艺术修养,培养学生发现美、欣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审美能力。

  信息技术类:通过学习电脑操作知识,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综合学习、研究性学习的能力。

  学科竞赛类:以学科竞赛来培养学生进取创新精神,科学探索精神。

  五、选课方法

  学生选课分以下几步走:

  1、向学生宣传实施校本课程的意义,激发学生参与校本课程学习的积极性。

  2、学校向学生公布校本课程开设科目、指导教师及课程说明等,让学生自由、自主选择课程。

  3、先按正常教学班统计学生选课情况,再根据学生第一、第二志愿,学校调整各校本课程科目学习人数,原则上组班不超过50人,低于20人不开班。

  4、视学生选课情况及场地限制,按校本课程课时计划表,有目的有计划的实施校本课程。

  六、教学评价

  1、教师评价:

  (1)教师从教必须有计划、有进度、有教案、有考勤评价记录。

  (2)教师应按学校整体教学计划的要求,达到规定课时与教学目标。

  (3)教师应保存学生作品及在活动中、竞赛中取得成绩的资料。

  (4)教务处通过听课、查阅资料、访问等形式对教师考核,记入业务档案。

  教师学期综合得分=10%A+25%B+25%C+20%D+20%E

  A——自评分

  B——年级考核组评分(年级组长、备课组长)

  C——学生评价分(每班抽取优生、中生、后进生进行评价,取平均分)

  D——教导处学期教学常规工作评价分

  E——教学成果评价分

  2、学生评价:

  (1)校本课程不采用书面的考试或考查方式,但要作考勤评价记录。

  (2)教师根据每个学生参加学习的态度进行评价,可分为“优秀”、“良好”、“一般”、“差”记录,作为"优秀学生"评比条件。

  (3)学习的成果。学生成果通过实践创作、作品鉴定、竞赛、评比、汇报演出等形式展示,成绩优异者可将其成果记入学生学籍档案。

  七、课程管理校本课程实现学校统筹规划,教师自主实施,学校监督检查,教师总结反馈。

  1、学校通过问卷调查等形式,了解各门课程的选课人数等,以便于规划实施校本课程。

  2、学校对已开发的校本课程统一制定课时计划,对任课教师、教学场地等规划设计。

  3、任课教师认真备好每一节课,按步实施、教导处随机听课,随时测评。

  4、教师应按学校整体教学计划的要求,达到规定的课时与教学目标。

  5、任课教师根椐课时计划,自已组织学生,联系场地、器材等,实施课程。

  6、教师应保存学生的作品、资料及在活动、竞赛中取得的成绩资料。

  7、任课教师对学生参与学习情况进行总结评价;并对自已的教学反馈总结,以利于今后的校本课程教学。

  8、每学期召开一次校本课程研讨会,展示优秀教师的成功经验、学生的学习成果,解决存在的问题,及时总结校本课程的实施情况

  八、教材建设

  教师可从以下四个渠道挖掘教材资源:1、自编教材;2、选编教材;3、选用优秀教材;4、拓宽现有教材。

  九、运作机制

  1、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

  组长:

  负责校本课程的总体策划,宏观调控。

  副组长:陈钢(教务处主任)浦培根(教研室主任)

  负责组织落实、协调、检查校本课程进行中的事务性工作。

  (2)校本课程研究组:各教研组

  十、步骤与措施

  1、准备阶段(****年3月——6月)

  主要任务是启动校本课程的开发,作好思想、人员、组织、教学的准备工作:

  A、制订方案、健全制度;(第1周)

  B、评估学生对校本课程的需求,确定课程开发的重点;(第2周)

  C、教导处发放校本课程申请表和参考选题;(第3周)

  D、教师确定校本课程选题,申请表交教导处;(第5周)

  E、教导处选配校本课程教师;(第6周)

  F、教师挖掘教材资源,编写教材。(第7周-第18周)

  G、校本课程教材交教导处。(第18周)

  2、实施阶段(****年9月——20**年6月)

  A、公布校本课程开设科目、指导教师及课程说明等,学生自由、自主选择课程;(第1周)

  B、统计学生选课情况,调整各校本课程科目学习人数;(第2周)

  C、教导处确定校本课程的形式,开课设节:(第3周)

  D、教师制订学期计划,上交教导处检查(第4周);

  E、按校本课程课时计划表,有目的有计划的实施校本课程;(第4周始)

  F、开展教学研究活动,研讨教材教学策略,提高教师对教材的驾驭能力;

  G、定期检查、记录、测试,反馈实验情况,对出现问题进行调查与诊断;

  H、教师按学期对教材内容、教材的使用、学生学习效果进行阶段性的总结评价。(春学期第18周)。

  3、总结阶段(20**年6月)

  A、教师整理好讲义和全部实验材料;(18周)

  B、教师写出校本课程分析报告,进行反思性评价;(第19周);

  C、教导处发放学生问卷,对教师进行评价。(第19周)

篇2:大庆中学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一、课程说明

  校本课程是普通高中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的要求,学校应该根据当地社会、经济、科技、文化发展的需要和学生的兴趣,开设若干选修模块,作为校本课程供学生选择,学生修习校本课程至少需要获得6个学分。

二、指导思想

  认真落实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文件精神。严格执行国家、省、市有关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相关要求,结合我校实际,发展学生个性,体现学校特色,满足社会需求,提高教师专业素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新课程实验。

三、组织机构

  为了保障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学校成立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领导小组。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教务处。

  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组员:

  职责: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领导小组对学校课改委员会负责,负责学校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过程中出现一切问题的领导和管理。

四、校本课程的目标

  以新课改为契机,在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中,以教师和学生为主体,以人的发展为核心,以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目标,积极发展学生个性,努力提高教师专业素质,全面落实素质教育,促进师生的共同成长。

五、校本课程的原则

  1.开放性原则。由于校本课程目标的多元化和内容的宽泛化,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过程中要体现开放性的原则,教学内容和形式都不能局限与传统教学的模式,要充分体现校本课程的特点。

  2.针对性原则。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要针对学生的身心特点和社会需要,还要针对学校和地方的特色。

  3.自愿性原则。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要充分体现资源性原则,教师要资源开发,学生要资源选择,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的主观意愿,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4.发展性原则。校本课程是对国家课程的重要补充,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要以提高学生素质,促进学生发展为目的,为他们的终身发展奠基。

六、校本课程的实施

  (一)开发与申报

  1.实验中学的每位教师都有开发校本课程的义务。计划开设校本课程的教师要提前一个学期,根据学校和学生的实际以及自己的特长进行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研究,编写课程纲要和教案,有能力的老师还可以编写校本教材。

  2.计划开设校本课程的教师要根据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领导小组的要求,按时申报自己拟开设的校本课程,上报申报材料,包括课程提纲、教案、教学计划等等。

  (二)审核

  学校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领导小组要对教师申报的校本课程进行审核,审核采取看材料,听汇报,以及试听等方式,通过审核的校本课程纳入到下学期的《实验中学校本课程选课目录》,供学生在下学期进行选修。不合格的校本课程,教师修改完善后,可在下学期继续申报。

  (三)选课

  1.校本课程的选课由教务处统一组织在每学期初进行。

  2.学生根据教务处下发的本学期的《实验中学校本课程选课目录》进行初选,要求学生每学期至少选一门,最多选两门,且不能重复。

  3.教务处根据学生的初选情况进行调整,每门课程最多不能超过60人,最少不能少于30人。超出规定人数的课程采取抽签的方式决定学生名单,未中签的学生重新选课;少于30人的课程不开设,学生重新选课。最终由教务处登记汇总,形成校本课程选课结果一览表。

  (四)实施

  教师按照教务处最终的选课结果一览表,在规定的教学时间和教学场所授课。由教务处组织统一检查。

  (五)考核

  1.学校不组织校本课程的统一考试,由任课教师在授课的最后一周,随堂进行考核。

  2.考核成绩分两部分,其中平时课堂表现占40%,学期末考核占60%。

  3.由任课教师根据《大庆实验中学新课程学分认定与管理暂行规定》的有关要求,给予相应的学分认定。

  (六)总结反思

  任课教师要在课程结束后,总结反思自己开设的校本课程,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将总结材料和修改后的课程纲要上报给学校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领导小组。

七、校本课程的管理

  1.学校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领导小组要定期召开会议,研究当前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面临的首要问题,为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管理提供组织保证。

  2.学校要组织有意愿开设校本课程的教师通过调查、座谈、观察等多种方式对学生发展需求进行评估,了解学生实际发展需求,来确定自己拟开设的校本课程的主题。

  3.学校要组织培训教师,特别要重视教研组和教师同伴间的相互交流和启发,多渠道培养和提高教师的课程开发能力。

  4.经常进行资源调查,整合蕴藏在学校、教师、学生乃至家长和社区中的课程资源。

  5.学校要通过学生选择和评价等方式实现学生参与课程建设的主体地位。

  6.对校本课程进行跟踪评价,了解和掌握校本课程的开设效果,对实施过程进行监控。

  7.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领导小组要对学校的校本课程进行动态调整。

  8.凡参与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教师,均可获得相应的报酬。

八、校本课程的评价

  1.校本课程的评价要在学校质量评价委员会的领导下进行。

  2.要构建完善的评价体系,强调过程性评价,强调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使教师从多种渠道获得信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3.学校要根据评价结果给予相应的精神和物质奖励。

九、保障措施

  1.学校领导高度重视,由学校常务副校长担任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领导小组组长,为学校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提供组织保障。

  2.按时足量的配备和安排开设校本课程所需的场所、仪器以及各种研究资料等,为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提供物质保障。

  3.完善相关的配套政策和制度,建立激励机制,把教师的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情况作为教师年终考核、参评先优模、外出学习和安排教学工作的依据之一。

篇3:宜宾中学校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校本课程是学校自主开发的一门课程,是相对于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而言的。实施校本课程将对培养学生的兴趣特长、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的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发现和培养人才都具有十分重要意义。为更好地贯彻《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全面推进课程改革,特制定此方案。

一、课程目标

  1、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发展学生个性特长。

  2、拓展学生的知识领域,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陶冶情操,增进身心健康。

  4、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精神,学习和掌握科学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

  5、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能力,使学生热爱学校生活、适应社会。

二、基本理念

  1、学生是校本课程的主体。一方面学生是课程开发的依据;另一方面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课程实施中创造课程。

  2、“生活世界”是校本课程内容的范围。

  3、课程是学生通过反思性、创生性实践而建构人生意义的活动,校本课程为学生提供反思和创造的环境、对象。

  4、校本课程的学习活动方式以理解、体念、反思、探究和创造为本,旨在改变学生的单一学习方式。

  5、教师和学生不是校本课程的简单执行者,而是校本课程的创生者。

三、教学原则

  校本课程与其他必修课程一样,都是由学生全员参加的学校教育活动,在遵循一般教学原则的同时,还必须考虑到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在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原则:

  1、自主性原则。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自主活动为主,教师讲授、指导少而精,尽可能让学生多练、多动,多给学生以尽可能多的时间与想象、创造空间。

  2、自愿性原则。学生在“自选”科目时,教师应尊重学生的意愿,报名后按各自选择编组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

  3、灵活性原则。教学内容、方法应以学生的实际情况而定,教师应从学生的能力、效果等差异出发、因材施教,灵活地作出内容形式上的调整,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

  4、开放性原则。体现在目标的多元化、内容的宽泛性、即时性,时间空间的广域性、可变性,评价的主体性、差异性。

四、教学形式

  作为一门以学生实践为主的课程,校本课程的教学方式要打破课堂教学固有的模式,教师要尽可能给学生更大的自主活动余地以及更多的相互交流的机会。在教学上拟采用以下形式:

  1、个体式。如书法、计算机、学生阅读、棋类等。

  2、集体活动式。如班团队活动、社会实践、体育竞赛、艺体节、科技创新大赛等。

  3、队组式。如合唱、舞蹈、球类选项、学科竞赛等。

五、课时安排

  校本课程每周2课时,安排在下午。

六、教学内容及目标

  我校实施校本课程,要遵从我校以“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为办学理念,构建学校丰富的课程体系,旨在充分整合和利用校内外教育资源,为师生创造良好的教学情境和条件,构建学校教育人性化、个性化的课程,促进教师素质的提高和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类别

  科目

  培养目标

  学科类数、理、化学法指导,思维训练,社会、宜宾的古今,数、理、化、生物、英语、信息技术竞赛辅导,美术作品竞赛辅导。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习惯和方法;适应初中生能力、心理水平要求;培养尖子学生;发展突出个性特长。

  技能类理、化、生兴趣实验,口语交际、网页制作,心理辅导,远程系统,科创发明。培养学生对生活、生命的热爱;提高操作、交际能力;培养学生合作意识与责任感。

  艺术类民乐训练,声乐训练,美术鉴赏、创作、写作。培养学生兴趣、审美能力,发展个性特长。

  体育类篮球、田径、排球、乒乓球、羽毛球、象棋、围棋、健身操。培养学生健身意识、能力,并掌握一定特长,提高竞技水平

七、教学评价

  1、学生评价

  (1)校本课程不采用书面的考试或考查方式,但要作考勤评价记录。

  (2)教师根据每个学生参加学习的态度进行评价,可分为“优秀”、“良好”、“一般”、“较差”记录,作为“优秀学生”的评选条件。

  (3)学生成果可通过实践操作、作品鉴定、竞赛、小组评比、汇报演出等形式展出,成绩优秀者可将其成果载入学生成长档案。

  2、教师评价。

  (1)教师从教必须有计划、有进度、有教案、有考勤的评价记录。

  (2)教师应按学校整体教学计划的要求,达到规定的课时与教学目标。

  (3)教师应保存学生的作品、资料及在活动、竞赛中取得的成绩资料。

  (4)教务处通过听课、查阅资料、调查访问等形式,每学期对教师考核,并记入业务档案。

八、师资培训

  教师能否适应与承担新课程的教学任务,已成为提高校本课程教学质量的关键。教师是承担校本课程的主体,依据学校在职教师的现状,目前师资培训应采用以下方法。

  1、走出去­——参加市内外有关部门组织的培训,回校后积极辐射。

  2、请进来­——聘请校外有关专家,对我校教师进行培训。

  3、老带新­——通过名师带教,“一帮一”结对互助,培养青年教师。

  4、自学­——通过提供书籍、资料、器材,让教师自主学习,以掌握一门或几门校本课程教学能力。

九、教材建设

  教材建设是校本课程的基础。任课教师要以丰富的实践为基础,参考有关资料,务实钻研学习,自己动手编写教材,学校资助教材的刊印,通过实践,反馈调节,最后形成赋有特色的宜八中校本课程教材。教师开发教材,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调查收集学生现阶段的发展基础和差异。掌握学生现有知识、技能素质的水平,收集适应技能高低和知识多寡不同的各种活动材料,为课程选材的提供依据。

  2、提供反馈资料,特别是向学生指出学习中的差错并分析原因的反馈材料,可以很好地帮助学生找出课程学习中的难点。

  3、组织学生从事课外实践活动。

  4、总结和反思教学活动。教师要不断地提高通过自我总结和积极借鉴他人的反馈来分析自己的学习需要和学习风格的能力。

  5、发挥网络资源的作用。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北大附中等名校资源,促进课程资源的广泛交流与共享。

十、配套措施

  1.教务处、德育处、年级组、教研组(备课组)要积极帮助教师制订好教学计划,负责协调安排和组织指导教学计划的执行。

  2、学校聘请社会有关人员担任部分校本课程的教学,邀请市、区教育局领导,教研室(教科所)领导和专家以及高等院校的知名学者到校指导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工作。

  3、将校本课程的实施,计入教师工作量,纳入教师考核内容,工作实绩载入教师专业技术档案。

  4、学校保证课程开展必需的经费、器材等物质条件。

篇4:重点中学一校一本及校本评价制度方案

  重点中学“一校一本”的制定及校本评价制度与方案

  一、课堂教学评价体系。

  构建“四度”课堂教学评价体系,即课堂内师生的互动度、学生的参与度、思维的发散度、学生的合作度,努力营造起“民主、和谐、宽松、高效”的体现以人为本的新型“绿色课堂”。

  要点一:《课堂教学评价表》。

  要点二:《各班课堂教学情况日反馈单》。

  要点三:随堂听课——校级领导、教务处的所有主任周听课5节以上,其他中层干部听课2节以上。

  二、社会监督与测评体系。

  由学校工会、特聘的学生家长、教育行政部门的专家及学校领导组成监督机构,不定期召开各级各类的座谈会、民主测评会或民主生活会对当前教育教学现状进行调研与评估。

  要点一:座谈会。

  要点二:民主测评会。

  要点三:民主生活会。

  要点四:校长信箱、教务信箱。

  要点五:校长热线。

  要点六:校长邮箱。

  要点七:电视台现场答问。

  要点八:市、县教育部门督导、视导。

  三、“量化”考核体系。

  制定班级、备课组、教研组“量化”考核体系,定期公布考核结果。班级量化实行“末位淘汰制”,将中层干部的工作实绩与各班级、备课组考核挂钩,以提高班级整体管理绩效和备课组的教研质量。

  要点一:《班级常规管理量化考核细则》

  要点二:《备课组百分制考核细则》

  要点三:《教研组百分制考核细则》

  要点四:《班主任月津贴改革方案》

  要点五:《备课组长内改津贴改革方案》

  要点六:《教研组长内改津贴改革方案》

  要点七:《教学实绩奖(班级部分)改革方案》

  四、教师的“四维评价”体系。

  建立教师的业务档案和师德档案,构建促进教师可持续发展的建立“四维评价”体系,即,教务处对教学实绩的评价(淡化个人奋斗,鼓励集体合作),教科处对教学行为的评价,德育处对师德水准的评价,学生对教学效果的评价,最终整合成对教师教学工作的综合评估。

  要点一:《高中部基础年级教学实绩考核方案》

  要点二:《高三年级过程奖和终结奖考核方案》

  要点三:校内教学视导(以《课堂教学评价表》为标准评价教学行为)。

  要点四:对教学效果的学生问卷测评。

  要点五:对师德水准的学生、老师、领导问卷测评。

  五、学生素质发展评价体系。

  实施全校性的“全员导师制”,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关注学生每一天成长,以“感恩教育”为内趋力促进学生每一步成长,建立健全“学生成长档案”,实现学生素质的可持续发展。

  要点一:《学生成长记录卡》

  要点二:《学生成长档案袋》

  要点三:星期六下午半天为导师与学生谈心法定时间。

  要点四:心语小屋。

  要点五:感恩网站。

  六、全员岗位目标评价体系。

  每一个年级每一位老师都制定明确的终结目标,同时建立一整套科学合理的过程考核和综合考核方案,使全体教职工的工作和学习都有一个明确的方向和正确的取向。

  要点一:《学校实绩奖考核方案》。

  要点二:《学校综合奖考核方案》。

  要点三:《学校管理章程》。

  要点四:各处室的《工作简报》。

  七、全员聘任制和内部结构工资制体系。

  改革工资分配方案,实行内部结构工资制,体现“奖勤罚懒,奖优罚劣,上不封顶,下不保底”和“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竞争原则。每一年度,以年级部为单元根据教师的德、能、勤、绩综合考核对全体教师实行选聘,凡落选的人员则以待岗、分流处理。

  要点一:《学校全员聘任制和内部结构工资制方案》。

  要点二:《班主任末位淘汰制度》。

  要点三:《课任老师学生联名否决待岗制度》。

  要点四:《中层干部工作滞后问责转岗制度》

篇5:某学校校本培训制度

  校本培训制度

  一、教师自学制度

  1、每个教师每周都要安排2-4课时的自学时间,要订出学期自学计划。

  2、教师要苦练基本功  3、每学期上公开课一节,教学论文一篇,上交一篇最佳教案,听课15节以上。

  二、教师面授制度

  1、通过有效的理论学习,促进教师向专业化发展,将教师面向新的境界。

  2、每周一个课后,学校统一安排组织教师政治、业务学习时间。

  3、每学期教师业务学习,均要有一两个重点内容,每周并有具体安排。

  4、每学期举办教学教改经验交流会一次。

  5、教师培训学习的形式有:

  (1)专家指导。教育科研和教改专家、有成就的同行来校组织培训,开设讲座、开展咨询。

  (2)外出取经。带着问题到先进兄弟学校学习取经,加强兄弟学校的联系。形成经常性的工作考察和交流研讨制度。

  (3)师资培训。学校制定切实可行的业务培训计划,有计划地开展专题研讨会,读书报告会。

  三、作业制度

  1、每次集中培训以后,学校组织受训教师认真完成作业,按时上交。

  2、作业批改及时、认真、规范。

  3、对每次作业上交者进行记录,有作业缺交者,过程考核成绩为不合格。

  四、请假制度

  每次学习研讨活动均有专人负责进行点名,有特殊情况需请假的须经教导处同意,无效缺席者,继续教育学分不予登记,还要扣相应项目的考核分。

  五、奖励制度

  对教师在教育教学上有突出成绩的,学校予以奖励。学校设立开课奖,论文奖,竞赛奖,科研奖,分不同级别分别给与一定的物质奖励。

文库分类

返回顶部
触屏版 电脑版

© 管理文库吧 glwk8.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