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文库 导航

班级文化墙布置方案

编辑:管理文库2024-04-06

  日常工作中越来越离不开文化相关资讯,你可能正苦于不知道如何撰写文化相关的工作文章,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班级文化墙布置方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指导思想

班级文化墙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需要,也是优化育人环境的需要。“让一面墙说话”是校园文化墙的根本作用,应本着“高品位,专业化”的原则,对文化墙进行文化着装。突出我们服装班的特色。

二、实际意义

1、抓特色,出亮点。突现班主任治学风格,凝聚班集体团队意识,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推进过程中的先锋榜。

2、通过优化班级特色环境,提升班级物质文化,实现在环境中教育人、培养人、熏陶人。

3、通过对班级特色文化的建设,全面推动学校德育工作的开展,最终能够为学校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学校教育教学发展服务。

3、静态文化氛围布置方案

黑板右边是公告栏(公告栏:课程表、班级考核分数、报刊杂志名单,临时通知、值日生名单等)。

1.班级工作做到“班级人人有事做,人人都是主人翁”。学生根据自己的意愿及长处,选择自己胜任的岗位,逐渐成长为一个有责任感的好学生。

2.黑板左边张贴班徽。

3.教室后上方是班级口号:魅力服装

充满自信

赢得胜利

4.教室后面左边是幸福之星榜,是对学生各方面品行表现的激励,每周根据学生的日常表现及时给予星级评定。

5.教室后面下方是班级展板

班级布置强调教育性,突出思想性,应避免教室贴挂得五颜六色,花里胡哨,像一个联欢、游艺的场所;标语、挂图不宜过多,繁杂纷乱,没有主题,因为那样会极易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布置应强调德育内容,等等。

生日栏:张贴每月的寿星照片。

心语心愿:孩子的心愿卡。

书画天地:孩子自己满意的字、画、作业展示。

(一些板块的内容会不定期的更换,让更多的孩子都有展示自己的机会。)

书画园地。揭示学生俺动手创造滴剪贴画、书法美术做品等,熏染学生滴脾气。

成长脚印——谁是最亮滴那颗星。对班上滴每个同窗从文化礼仪、学习惯例、考勤惯例、根本规范、卫生值勤、奖惩等不止一个方面每天进展评比量化分,1周一评,优秀者奖赏一颗小星星,然后再以周月比提高,四颗小星星就可换一颗大星星,期末总评瞧谁是最亮滴一颗星。

(7)你追我赶。为培植学生滴小组协作精力,咱们以小组为单位开展竞争。从各方面进展评比,1周一评,优异小组奖赏一面小红旗。

互相监视,一同提高。

(2)干部值日制

为了培植学生滴主人翁恣意感和班级凝聚力,执行干部值日制,即1个班干部加1个小组长轮番值日,对每天学生各方面滴体现状况进展记载,在放学之前由各负责人在具体事情上进展总结、反馈,从不同角度建立班级范例,尽量做到全方位调换学生滴积极性。在每天滴“部署——鞭策——检讨——总结”中,不断成长。

在班级制度文明滴建树上,应牢记1个限定,有部署必定要有检讨,不然长此以往,所谓滴制度便会成为一纸空文。班级制度滴实行教员要把握好实行滴力度,点到为止,别伤了学生滴自尊。在班级倌理中经过讲制度、讲条例来规范学生滴行动,一视同仁,营造1个人人遵从限定滴空气。

篇2:贵广铁路安全质量督导检查组实施方案

安全质量督导检查组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强化现场过程控制,全面落实质量安全责任制,及时发现、解决工程建设管理过程中的安全质量问题和隐患,根据贵广公司《关于设立安全质量督导组确保安全质量持续稳定的通知》(贵广安质[20**]131号)文件以及局指挥部《关于设立安全质量督导组确保安全质量持续稳定的通知》(76)文件并结合本项目部实际情况,特成立安全质量督导组,现予以发布,请贯彻执行。

一、督导时间

从本文件发布之日起,中铁十二局贵广铁路第五项目部督导检查组开展安全质量督导检查工作,并实行项目部领导班子成员安全质量分片包保责任制。

二、督导组分工

成立中铁十二局贵广铁路第五项目部安全质量督导检查小组:

组长:(项目经理)

副组长:(项目副经理)

(项目总工)

(项目书记)

(项目副经理)

组员:及工程部、安质部、物资部、计划部、试验室相关专业工程师

具体分工如下:

1、项目经理裴树林,对贵广铁路第五项目部管段内全线施工安全质量工作负总责,指导解决安全质量督导检查及维稳工作中的重大问题。

2、项目部副经理邓梦柱,对一工区管内安全质量督导检查工作负责,包保一工区管内的安全质量及维稳工作。

3、项目部总工侯佳俊,对二工区管内安全质量督导检查工作负责,包保二工区管内的安全质量及维稳工作。

4、项目部书记冯祥生,对三工区管内安全督导检查工作负责,包保三工区管内的安全质量及维稳工作。

5、项目部副经理沈小林,对四工区管内安全督导检查工作负责,包保四工区管内的安全质量及维稳工作。

三.督导检查的重点内容

(一)管理工作

1.安全质量体系的建立和运转

(1)项目部主要领导安全质量意识是否牢固树立,是否针对本项目部实际制定安全质量控制措施。

(2)安全质量保证体系是否建立并有效运转。是否结合本项目部实际建立健全有针对性是管理规章、制度、办法等并严格执行。

(3)机构设置、人员配备是否满足现场需要,是否严格履行投标承诺。

(4)是否组织施工安全质量知识的学习和培训,相关人员是否掌握施工安全质量要求。

(5)主要设备、材料是否满足设计、技术规格书和使用环境条件等的要求。

(6)是否制定并完善应急预案(包括应急救援抢险、防洪及其他专项预案等),是否组织演练。

2.作业控制

(1)是否按标准化要求编制作业指导书并进行技术交底,作业指导书和技术交底是否符合设计、安全质量规定和相关要求。

(2)是否严格按设计的工法、工序进行施工,施工作业是否严格按规定进行,是否落实各项安全质量技术措施,是否严格标准化作业,是否有“三违”、简化程序,野蛮施工等行为。

(3)既有线施工是否严格执行有关行车组织规定,是否设置驻防防护员、工地防护员,是否严格落实防护措施,应急处置培训是否到位。

3.人员素质

(1)以施工负责人、安全员、防护员、爆破员、带班人员(工班长)、特殊工种人员等为重点,查人员的准入、培训、考试和持证上岗情况是否到位,定期轮训,补强培训等日常教育培训管理是否落实。

(2)架子队人员配置是否满足要求,作业人员素质是否达到要求。

(二)现场施工安全质量控制

1.既有线施工安全

(1)检查既有线施工各项制度是否健全。

(2)施工方案、施工计划是否经过审批,施工安全协议是否签定,是否严格执行营业线施工有关规定。

(3)各级干部是否严格按规定到岗盯控。

(4)既有线施工、临近既有线施工监理人员是否到场、是否通知设备管理单位到场监护。

(5)施工安全防护和隔离措施是否到位,施工是否做到“全隔离、全封闭、全监控”。

(6)施工安全卡控措施及“点内”、“点外”作业内容是否落实,是否严格按规定进行施工。是否严格施工登销记,开通前是否严格检查确认放行列车条件。

(7)大型工程机械施工是否一人一机防护、是否车过机停,机械操作人员是否经过培训和持证上岗,对地方租赁机械、车辆的管理卡控是否到位等。

(8)施工机具、材料管理是否管理到位,施工中是否存在侵限隐患。

2.隧道施工

重点检查高风险隧道是否组织安全风险评估;是否严格按照设计或批准的方案组织施工;围岩、地表监控量测、超前地质预报工作是否满足要求;隧道排水和通风是否按规定执行;火工品管理是否规范;技术交底是否到位;隧道各工序施工质量是否满足设计及验收标准要求。

3.桥涵施工

重点检查桩基、墩台、制梁、桥面系工程安全防护控制是否到位;桥涵基础地质条件是否按程序确认;塔吊是否经过验收,基础是否稳定,塔吊臂端转动侵入既有线限界的塔吊是否安装限位装置;地基处理效果或桩基础质量是否按规定进行检验;水上、立交施工是否按规定编制、审批专项施工方案;涵洞接长施工是否按设计或规定施作抗滑桩;各工序施工质量是否满足设计及验收标准要求;架梁设备是否定期进行检查,确保设备在运转正常状态下进行架梁作业。

4.路基施工

重点检查路基施工工艺、填筑密实度、填料及含水率等是否满足要求、防护结构是否满足设计及验标、深路堑施工是否满足设计要求、地基处理是否合格、排水系统是否完善;各工序施工质量是否满足设计及验收标准要求等。

5.四点接口

重点检查站前站后接口设备配件进行检验是否满足设计要求;预埋件埋设位置、精度是否满足验标要求;各项防护措施是否到位等。

(三)劳动安全

1.检查施工作业人员劳动安全教育培训是否到位。

2.检查作业人员是否按规定正确使用防护用品。劳动安全作业标准落实是否到位。

3.劳动安全管理是否到位,是否做到严格责任追究,严格现场控制。

4.检查各交通工具的安全管理是否到位,是否杜绝无证驾驶、酒后驾驶、疲劳驾驶等情况。

5.安全警示标志设置、安全宣传开展情况是否到位。

6.检查防护栅栏、公铁并行道路防护桩等安防设施是否按设计施作,各种警示标志安设是否齐全、到位。

(四)防火防爆和治安安全

1.防火防爆措施是否落实,火工品管理是否规范,是否严格执行相关规定。

2.防火防爆应急处置预案是否健全完善。消防安全管理制度、措施、消防器材、应急处置等是否健全。

3.检查施工范围内治安防控体系是否严密,重点检查防护栅栏、重点设备设施等重点部位的安全巡守措施是否落实。

四、督导工作要求

1.引导项目部全体参建人员认清高铁安全质量的极端重要性,认清当前铁路安全生产的严峻形势,强化安全质量的生命线意识,进一步增强确保高铁安全的责任感、紧迫感,始终把安全质量工作作为永恒的主题。

2.把确保当前安全质量持续稳定作为当前最重要,最核心的工作任务,深入现场、深入工点、深入安全生产的重点部位、确保质量的关键环节,对安全质量工作进行全方位的督导检查。

3.进一步查找和整改当前工程建设中存在的安全质量问题,切实加强和规范现场管理和规范现场管理、过程控制,确保安全质量持续稳定。

五、加强信息管理,及时报告

建立安全质量督导检查报告制度和分析制度,及时沟通有关信息。各检查组和项目部相关部门要加强信息管理工作,由安质部张国政负责信息收集工作。每月24日前将本项目部管段内安全质量督导工作开展情况报局指挥部安全质量部文书。

中铁十二局集团贵广铁路第五项目部

篇3:教育局度防空防灾应急疏散演练方案

肥东县教育局20**年度防空防灾应急疏散演练方案

根据全省统一试鸣防空警报制度,为进一步推动我县防空防灾一体化建设,增强全社会民防应急意识,提高我县学校防空防灾应急处置能力,组织好应急疏散演练,特制定本方案。

一、演练目的

以《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防空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和《安徽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防空法〉办法》等法律法规为依据,以加强现代条件下民防应急准备为主线,着眼应对公共突发事件需要,重点演练中小学校的人员疏散和应急救援能力。通过试鸣与演练,使广大中小学生了解防空警报信号规定,增强防空防灾意识,熟知紧急避险时疏散的程序和路线,提高自救互救能力,达到居安思危、警钟长鸣的目的。

二、演练时间、参加单位和场地

(一)演练时间

1、由于20**年9月18日为休息日,今年防空防灾应急疏散演练的具体时间有各校自定。

2、县试点单位(肥东一中)时间定于20**年上午9月18日上午9时00分至9时30分。

(二)演练单位及场地

1、演练单位:全县中小学校(选取肥东一中作为试点)

2、主场地:各中小学校园

(三)疏散地点

学校门前有广场的疏散到广场,无广场的选择开阔地进行疏散。

(四)疏散组织

疏散时,在学校等有关部门指挥下组织有序疏散。

(五)疏散开始时间

疏散从学校自定时间或9月18日上午9时防空警报拉响开始。

三、成立组织及职责

(一)成立机构

为加强应急演练工作的组织领导,各学校应成立应急演练领导小组,学校主要负责人任组长,成员由校级班子成员和有关部门负责人参加。做好协调并具体组织实施。

(二)主要职责

负责本单位中小学校应急演练方案的制订,组织指导本校中小学校学生应急疏散,督查本校学生的应急疏散工作。

四、演练内容

1、发放防空警报(预先警报、空袭警报、解除警报)。

2、组织人员疏散。

五、应急演练想定

本次演练以防空袭、防震为背景,重点演练组织人员应急疏散。

六、演练程序及任务分工

进入情况后,各参加演练单位按下列程序和分配任务开展救援

(一)[8:40]指挥部成员到指定位置就座。

(二)[8:50]进行简要演练情况介绍。

(三)[9:00]

接上级命令,发放预警信号。指挥部下令,发放预先警报信号。

预先警报信号规定是:鸣36秒,停24秒,反复3遍为一个周期,时间3分钟。

当发放预先警报信号时,指挥部立即按照疏散方案,组织人员紧急疏散。

(四)[9:03]接上级命令,发放空袭警报信号。指挥部下令,发放空袭警报信号。空袭警报信号规定是:鸣6秒,停6秒,反复15遍为一个周期,时间3分钟。

(五)[9:06]解除警报,演练结束。发放解除警报信号。解除警报信号规定是:连续鸣3分钟。

(六)[9:10]按校内分组列队安排,有各路疏散负责人向主持人报告人员疏散情况。

(七)[9:15]现场主持人向演练指挥长报告应急疏散演练情况,并请领导讲话。

(八)[9:20]领导讲话。

(九)[9:30]主持人宣布防空防灾应急疏散演练结束。


 

盐城市田家炳实验小学

应急逃生演练方案

一、演练目的

通过应急逃生演练,使全校师生掌握应急逃生的正确方法,熟悉我校紧急疏散的程序和路线,确保在火灾或地震来临时,应急工作能快速、高效、有序地进行,最大限度地保障全校师生的生命安全,同时,通过演练活动培养学生听从指挥、团结互助的品德,提高突发公共事件下的应急反应能力和自救互救能力。

二、演练现场指挥小组

总指挥:

副总指挥:

成员:各处室主任、年级部主任

三、演练安排

1.内容:火灾紧急疏散演练

2.对象:全体师生。

3.时间:

预演20**年12月17日下午3:10;

正式演练12月17日下午3:20。

四、演练准备

1.全体教职工必须明确此次火灾、地震应急逃生演练的任务和注意事项。

2.演练前班主任应组织学生学习火灾、地震应急逃生、自我保护的知识,让学生熟悉应急逃生的正确方法,教育学生做到:

①遇事不慌,沉着冷静;

②动作敏捷,保持安静;

③积极自救,互帮互助;

④听从指挥,有序疏散,依次、快速、安全下楼,不争、不抢,以免发生拥挤踩踏事故。同时讲明演练的程序、内容、时间和纪律要求,以及各个班级疏散的路线和到达的区域,特别要强调演练是预防性、模拟性练习,并非真的发生火灾了。

五、疏散路线及疏散目的地

按照学生出操队伍行进顺序疏散,全体师生疏散到学校操场集合。

六、疏散保护安排

1、各班护导教师安排

班主任在前领队,科任老师尾随在后,其他老师协助。

职责:维持本班学生的疏散秩序,迅速带领本班学生按要求有序疏散至目的地。

2.教学楼楼道护导教师安排

(1)一楼东楼道出口处:

一楼西楼道出口处:

(2)二楼东楼道出口处:

二楼西楼道出口处:

(3)三楼东楼道出口处:

三楼西楼道出口处:

(4)四楼东楼道出口处:

四楼西楼道出口处

职责:在楼道出口处护送学生出行。维持疏导秩序(先到先撤),保障疏散线路畅通,保护学生安全下楼梯。

3.操场组织安排

职责:有序指挥集队及散场

七、演习场景

(一)预演

1.下午3:15

市田家炳实验小学教学楼二楼某教室发生不明真相的火灾,顿时浓烟迅速向楼道蔓延(喷烟雾),学生们发现后立即向老师报告,火警报警铃声在校园上空响起。校领导得知信息后,立即启动消防安全紧急预案,一方面发播紧急求援疏散命令,另一方面拨打119报警,同时向上级部门报告情况。

2.下午3:16

(1)班主任和科任老师在第一时间内到达教室内。

①及时关闭电源开关,指挥靠班级前后门的学生迅速打开前后门;

②指挥和组织学生迅速从教室撤离,并按照预定的疏散线路疏散。

(2)其他教职工听到警报铃声,迅速到达各自岗位。

(在防火疏散演练中,安排在每个楼道口的护导教师应确保学生安全撤离,在学生全部疏散后再撤退。)

3.下午3:17--3:18(最迟3:19)各责任人及时指引学生正确地逃离“火场”。

4.下午3:19各班班主任清点本班学生人数并向现场指挥小组组长报告。

5.有序散场

(二)正式演练:(程序同上)

八、疏散信号:电铃(下午3:15,警铃大作)

九、疏散要求

1.全体师生要高度重视此项活动,各就各位,要严格按照指定时间、计划和方案要求,开展逃生演练活动,不得延误。

2.各班主任和组织人员要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保证每位学生安全、有序地疏散逃生。

3.在教学楼内逃生过程中,学生应该弯下腰慢跑,同时用红领巾、手帕捂住口鼻,在班主任的引导下按指定路线有序疏散逃生。

八、后勤服务

1.电铃操作:

2.广播播音:

广播内容:疏散警报!全体师生请注意,学校教学大楼二层某教室发生火灾,情况不严重,有关人员正在处理中,为了安全起见,请你在现场老师的指引下迅速撤离到安全地带,撤离过程中,请注意听从老师的指挥。(反复广播)

3.信号保证:

4.摄影、摄像、宣传横幅:

附:火灾逃生基本常识:

1、火灾袭来时要迅速逃生,不要贪恋财物。

2、家庭成员平时就要了解掌握火灾逃生的基本办法,熟悉几条逃生路线。

3、受到火势威胁时,要当机立断披上浸湿的衣物、被褥等向安全出口方向冲出。

4、穿过浓烟逃生时,要尽量使身体贴近地面,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5、身上着火,千万不要奔跑,可就地打滚或用厚重衣物压火苗。

6、遇火灾不可乘坐电梯,要向安全出口方向逃生。

7、室外着火,门已发烫时,千万不要开门,以防大火窜入室内。要用浸湿的被褥、衣物等堵塞窗缝,并泼水降温。

8、若所有逃生线路被大火封锁,要立即退回室内,用打手电筒、挥舞衣物、呼叫等方式向窗外发送求救信号,等待救援。

9、千万不要盲目跳楼,可利用疏散楼梯、阳台、落水管等逃生自救。也可利用绳子或把床单、被褥撕成条状连成绳索,紧栓在窗框、暖气管等固定物上,用毛巾、布条等保护手心,顺绳滑下,或下到未着火的楼层脱离危险。

地震防范知识

地震时不要跳楼跳窗

如果遇到强烈破坏性的地震,一定不能跳楼,不能夺窗而逃,而应保持镇静就地避震。

中国灾害防御协会网站的文章指出,在震中及其附近地区,从地震发生到房屋倒塌,一般有12秒钟左右的时间,作为个人,应当保持冷静,并在12秒内作出正确躲藏的抉择。文章还指出,遇到强烈破坏性的地震,一定不能跳楼,不能夺窗而逃。因为地震强烈振动时间充其量只有十几秒钟至一分钟左右,而从打开门窗到跳楼往往需要一段时间,特别是人在地震过程中站立行走困难,如果门窗被震歪变形开不动,那耗费时间就更多,有的人慌了手脚,急不可待,用手砸破玻璃,结果把手也砸坏了。另外,楼房如果很高,跳楼可能会摔死或摔伤,即使安全着地,也有可能被楼顶倒塌下来的东西砸死或砸伤。

地震时,暂时躲避在坚实的家具下或墙角处是较为安全的。另外也可转移到承重墙较多、开间较小的厨房、卫生间等处去暂时躲避,因为这些地方房体跨度小而刚度大,加之有管道支撑,抗震性能较好。室内避震不管躲在哪里一定要注意避开墙体的薄弱部位,如门窗附近等。历史经验表明:就近躲避可以把伤亡人数减少到最低限度。

文章说,地震发生时,保持清醒的头脑和镇静态度,才有可能运用平时学到的地震知识判断地震的大小和远近。远震常以左右摇摆为主,而且震动小,一般有感地震和远震不必外逃,因为这种情况震害都比较轻,对人身安全不会造成威胁。

12日下午,汶川发生强烈地震,许多地区出现明显震感,部分群众惊慌失措。天津市地震局震害防御处处长刘允秀提醒说,发生地震后千万不要慌乱,应利用各种设施就地就近避险。有可能的话,最好找一个枕头、沙发垫等物品垫在头顶,进行自我保护。

若被埋自救与互救

震时被压埋的人员绝大多数是靠自救和互救而存活的。大地震中被倒塌建筑物压埋的人,只要神志清醒,身体没有重大创伤,都应该坚定获救的信心,妥善保护好自己,积极实施自救。自救原则包括:

——要尽量用湿毛巾、衣物或其他布料捂住口、鼻和头部,防止灰尘呛闷发生窒息,也可以避免建筑物进一步倒塌造成的伤害。

——尽量活动手、脚,清除脸上的灰土和压在身上的物件。

——用周围可以挪动的物品支撑身体上方的重物,避免进一步塌落;扩大活动空间,保持足够的空气。

——几个人同时被压埋时,要互相鼓励,共同计划,团结配合,必要时采取脱险行动。

——寻找和开避通道,设法逃离险境,朝着有光亮更安全宽敞的地方移动。

——一时无法脱险,要尽量节省气力。如能找到代用品和水,要计划着节约使用,尽量延长生存时间,等待获救。

——保存体力,不要盲目大声呼救。在周围十分安静,或听到上面(外面)有人活动时,用砖、铁管等物敲打墙壁,向外界传递消息。当确定不远处有人时,再呼救。

互救是指已经脱险的人和专门的抢险营救人员对压埋在废墟中的人进行营救。为了最大限度地营救遇险者,应遵循以下原则:先救压埋人员多的地方,也就是“先多后少”;先救近处被压埋人员,也就是“先近后远”;先救容易救出的人员,也就是“先易后难”;先救轻伤和强壮人员,扩大营救队伍,也就是“先轻后重”;如果有医务人员被压埋,应优先营救,增加抢救力量;找寻被压埋的人。

篇4:一中同学聚会方案

灵石一中190班202年同学聚会方案(初稿)

一、前言:

亲爱的同学们:

你是否时常想起,我们曾经携手共进,走过人生最忙碌、最灿烂,或许是最迷茫、最烦躁而又最充实的高中生活?你是否时常梦见,我们共同拥有的温馨往事和纯情岁月?你又是否时常期待,多年以后我们再度聚首,倾诉中场的感人时刻?

如今,毕业分离已近十年,纵然时光流逝,阔别多年,但始终不能冲散我们的师生之情,同窗之谊。

每每拿起发黄的相片,看到熟悉的面孔,你是否一度泪眼朦胧?

生活的沙漏在不断的辗转,轮回。在每一个微风吹起的日子,在每一个阳光闪动的季节,我总会想起那些我们曾经一起走过的青春岁月。那些球场上跑动的飒爽英姿,那些校园里三点一线间匆匆走过的身影,那些教室里埋头苦学的感人时刻,那些“三角地带”的卿卿我我,那些寝室里偷偷卧谈的海阔天空……那些关于我们的一切,都化作一份深深的思念……

于是,我开始期盼,期盼我们再一次的重逢。

如果相识是缘分,那么相聚则是惦念。这次聚会,只为怀念那份纯真的师生之情、同学之谊。

二、活动策划:

1、名称:十年再聚首——灵石一中190班20**同学聚会;

2、宗旨:“回味纯真情谊、重温昔日情怀,巩固师生之情、同学之谊”——让尽可能多的同学参与进来,让同学们在短暂的聚会时光中,尽情畅谈美好未来,牵手续说当年友情,分享十年来的人生经历,交流彼此人生感悟,相互鼓舞、共同进步。

3、原则:

①坚持自愿的原则,千方百计将聚会信息通知到每一位同学,邀请所有能联系到的同学参加,可带家属(费用按人算);

②费用实行AA制(含观光门票费、交通费、餐费、活动费),多退少补,及财务公开原则;

③节俭原则,确保每一分钱发挥最大效用;

4、要求:

①按照日程安排,准时报到,统一活动,提高时间观念;

②每位同学团结协作,互相帮助,互相体谅,一起努力,把聚会办成一次团结、协作、热烈、融洽的盛会,留下一份美好的回忆;

③切勿贪杯,把握自己酒量,喝酒不是主要,沟通才是重点;

5、时间:20**年10月4日(农历八月十九)8:00——21:30;

6、聚会工作人员:

①总务:;

②会务组:*********(负责参会同学签到,住宿,饮食和会场等事宜,财务组给予配合)

③财务组:**********(负责拟定预算、签到时收取经费、保管并付款结算及财务公开);

④宣传组:************(负责拍照、摄影,印刷通讯录,冲洗照片,采购联欢会小礼品及制作并发放纪念品);

⑤联络组:*********(负责清点人员,联络交通不便的老师、同学,租车及安排车辆接送);

⑥主持策划:*****(制作节目单及晚会的联欢并安排好晚会同学的节目)

7、活动流程:

①08:00——09:00*****酒店门口集合,(签到及预交聚餐费用,费用为***元/人,预算中),集体合影,统一联系方式;

②9:00——10:00重游母校;

③10:00——11:00抵达红崖沟观光景点;

④11:00——11:30简单午餐;

⑤11:30——14:00红崖沟观光;

⑥14:00——15:00返回县城;

⑦15:00——15:30下午茶、聊天叙旧;

⑧15:30——18:30联欢会,主要活动内容:一是同学重新认识一下,每人三分钟介绍自己的人生经历和经验;二是请老师发言,三是回忆高中趣事,绰号有奖竞猜等;四是做游戏,表演,唱歌等;

⑧18:30——20:00晚餐;

⑨20:00——21:30KTV唱歌大赛;

⑩21:30聚会结束,各回各家,各找各妈。附近的交通不好解决的由联络组接送,路远的同学提前告知,会务组会帮忙预定酒店房间(费用由住宿人员自行解决);

8、聚会后续事宜:

①拍摄的照片和视频由宣传组放到QQ群共享或者网络硬盘中,以供下载;

②聚会后一周内财务组在QQ群公布聚会预算开支情况;

③相关的其他事宜将在群里公布和通知。********************************************

亲,我们急需征集聚会金点子,各方面均热烈欢迎;

亲,我们急需征集住宿、餐饮、观光地点,最好有熟人能打折有优惠;

亲,我们急需征集私家车,小轿车,及熟练驾驶员;亲,我们急需征集相机(单反佳),摄影机,DV等设备********************************************

篇5:班级心理辅导活动课操作要领

班级心理辅导活动课的操作要领

班级心理辅导活动课是学校“心育”发挥其发展性、预防性功能的重要载体,是一种具有中国本土化特色的团体辅导方式。笔者在指导第一线的班主任开设班级心理辅导活动课的大量课例中,总结出了一些操作要领,并就目前班级辅导活动的偏误谈谈自己的认识体会。

一、班级辅导活动操作方法上的“八重八不重”

1.重感受,不重认知(是“不重”,不是“不要”。下同)——辅导不是说教,不是安慰,不是训导,也不是逻辑分析;辅导是心灵的碰撞、是人际的交流、是情感的体验,是帮助一个人自助的过程。

心理辅导的过程是学生的认知结构、情感体验、行为方式在辅导教师的干预下进行调整、重组、统合的过程。这个过程是一个主动的过程,而不是单纯依靠外力实现的“塑造”、“教育”的过程。开设班级心理辅导活动课的根本取向,并不是要让学生懂得几条心理学的原理,或者掌握几种调节心态的方法技巧,而是要促使学生在团体的助力下,审视自己的内心,反思自我的成长,思考学习,思考人生,思考自我与外界的关系,以推动自我的完美发展。在这样的活动过程中,学生只要能在某一个问题的某一方面真正有所感悟、有所触动,有所体验,那就是一种成长,一种发展。反之,如果学生只是记住了几个心理学的概念术语,能说出心理健康的一些基本常识,但却没有情意活动的介入,没有情感体验作为其认知的强化、迁移以及感染、疏导自我的动力,那么,这个过程依然不能说是个体成长发展的过程。

2.重引导,不重教导——班级辅导主要应该是“非指示性的”,教师不应该对学生作强制的说理和武断的解释,必要时采用的暗示、忠告、说服等手段也只能最低限度地使用,即力求“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辅导,顾名思义,一为“辅”,二为“导”。“辅”者,扶助,辅佐,非主要之意也。“导”者,引导,疏通也。心理辅导,重在“导”,难在“导”。这个“难”,就难在引导上。引导,要注意契机,还要注意分寸。此外,“引导”总是通过问题来“引”和“导”的,所以,教师要善于抓住时机,及时提出引导性的问题,而这恰恰是班级辅导活动中教师最难以把握的一点。

怎么“引导”?其实,团体辅导和个别辅导在操作过程方面的基本程序是有相通之处的。正如有的学者所说的:“顺其所思,予其所需,同其所感,引其所动,投其所好,扬其所长,助其所为,促其所成。”

关于“不重教导”,不是不要适当的教育指导,不能把这个观点绝对化。这里涉及到一个争议性的问题,即辅导到底应该是指示性的,还是非指示性的?其实,提出这样一个非此即彼的问题,本身在理论上就已陷入了绝对化。因为无论是传统的指示性心理咨询,还是非指示性的心理咨询,都有其特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任何偏执一端的做法都是应该避免的。笔者个人认为,辅导主要应该是非指示性的,辅导应该以学生为中心,但也不能排除辅导教师必要的指示、暗示和忠告。因为中小学生年龄尚小,许多方面还需要成年人的扶助,尤其是班级心理辅导课,一般只有短短的四十几分钟,不可能像个别辅导那样可以多次访谈,在一两个月甚至更长的时间里进行非指示性的会晤,耐心等待当事人的自我成长。在这种情况下,辅导教师必要的指示和点拨恐怕就是无可厚非的了。

3.重口头交流,不重书面活动——这是一种非常简单、却又很容易被教师忽视的操作规范,它是辅导过程有没有动态气氛的关键。

班级团体辅导与个别辅导的最大区别,就在于学生是通过群体交流产生的影响力来调整自己的认知、态度、情感和行为的。班级团体辅导的重点应放在学生与学生的交互作用上,主要通过学生之间的相互影响力来达到辅导的目标。

口头交流的作用主要在于:(1)学生能发现别人也有跟自己相同的问题,通过交流,自己理解和支持了别人,也得到了别人的理解和支持,而同龄人的理解和支持往往比老师的评价与支持更为重要,因此大大增强了自信心;(2)使积郁得到宣泄,并可重塑自我形象;(3)使学生得到社会性发展的经验;(4)体验到自己在同伴中有所作为,可以和别人成功地进行交往,因而增加了安全感;(5)在不能确定自己应持的态度行为时,可以倾听并综合大家的意见,以得到最大的收获。

还要说明的是,“不重书面活动”不是不可以进行书面活动。有些游戏,有些测验,有些行动计划,有些自我描述,是必须动笔的。不过从实践经验来看,动笔不可过多,时间不可过长,否则团体氛围立刻就被冲淡了。另外,也不要动不动就让学生“静思默想”,以为学生只要一想,问题就解决了,这实际上还是文化课上用思考求得认知性答案的习惯做法,不可生搬硬套用到心理辅导课上来。

4.重目标,不重手段——班级辅导活动最重要的是把握好辅导理念和辅导目标,如果只考虑形式和手段的新鲜花哨,就很可能会导致舍本求末。

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辅助可以为心理辅导课增添不少生机和便利,但这种手段的使用一定要服从于辅导目标的需要,不要只是为了变换一下形式。事实证明,在条件简陋的农村中小学,如果教师吃透了辅导理念和辅导目标,活动设计又比较贴近学生实际,那么,虽然未能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却同样可以开出效果较好的班级心理辅导活动课。

5.重真话,不重有无错话——信任使人感到安全,信任才能敞开心扉。说真话难免会有错话,但对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出现的错话持一种宽容而积极的态度,可强化学生自我向善的意向与努力。

罗杰斯曾经提出,指导者必须具备三种基本态度,那就是共情、真诚、无条件关注。团体辅导者的基本任务是确定良好的气氛,一种对团体成员接纳与信任的气氛,可以使每个成员不必防卫及隐藏自己,自由自在地表达自己,这样才能使团体咨询产生效果,并促使当事人的改变和成长。所以,在班级心理辅导课上,教师要努力培植一种讲真话、讲实话、不讲套话的风气,形成一种团体内的规范。但是作为成长中的青少年学生,一遇宽松环境就难免讲出一些分寸不当的话来,而且许多时候,他们讲出一些在成人看来是糊涂的甚至是错误的话,其实是出自对教师和团体的真诚的信赖。每遇此时,辅导教师一定要放下严肃的德育标准,给学生以真心诚意的宽容和谅解,使每个学生可以不必担心批评指责,不必小小年纪就学会戴上一副假面具,而这对于他们人格的健康发展是极为有益的。

6.重氛围,不重理性探讨的完美——班级辅导是建立在成员之间相互信任、关心、了解、接纳的氛围中的一种互动的人际交往过程,每个成员的心扉就是在这种人际氛围中打开的。因此,催化出温暖、安全的团体氛围远比完美的理性探讨重要得多。

班级团体辅导的有效性主要依赖于通过辅导教师的行为所建立起来的班级社会氛围,这一氛围可以引发学生积极的回应,并导致学生认知和行为的变化。所以,营造坦诚、信任的团体氛围,消除学生对自由沟通和交流的防卫心理,是辅导教师最重要的责任、最主要的任务、最高超的技能,也是班级团体辅导活动最基本的环节。

班级心理辅导活动课的实践证明,是辅导教师和学生的共同行为创造了辅导的氛围,而氛围一旦形成,又可以反过来改变学生的行为,有时甚至会改变教师的行为。所以,辅导教师要十分精心地致力于辅导氛围的营造和维护,不要急于求得辅导活动的完整结论而去中止讨论,草草收兵。事实上,要追求一个完美的理性结论是容易做到的,万不得已时教师只需使用投影或口述将正确的意见加以呈现就可以了。但是这种完美的理性结论,远远比不上学生积极参与、十分投入地沟通交流,甚至面红耳赤争论不休时所产生的那种心灵震撼力和对人的启迪来得深刻、来得重要。

7.重应变,不重原定设计——班级辅导活动面对的是充满动感的学生个体和交互影响的班级群体,辅导现场的社会心态是千变万化的,教师必须灵活把握辅导活动的发展势头,不可刻板依照原定设计行事。

重视和落实预定的教学设计方案是一种好的教学作风和习惯,但是班级心理辅导课却有它自身的一些特点,使我们难以完全做到这一点。因为班级心理辅导课的实施过程是充满动感的,它的发展和推进往往是随机的、高度动态的。在师生双边多向和多种形式的交互作用下,学生的潜在能力会随时随地被激发出来,各种奇思妙想、各种生动的生活经历,会在瞬间奔涌而出,学生往往会妙语连珠、才思横溢,整个现场会变得生机勃勃、充满智慧的挑战、充满童稚与青春的生命活力,每个学生都会真切地感受到自己生命的意义和价值。这时,辅导者也将被辅导,教育者也将受到教育。这样的活动过程是任何周密的设计都难以事先预料的。

因此,必须随机应变,随机引导,不要死守原定的活动设计方案。特别是当有的学生涉及到多数同学关心的共性问题时,教师一定要及时抓住,充分展开。

8.重自我升华,不重教师概括总结——领悟是学生克服心理不适应、促进自身发展的关键,它往往伴有深刻的认识飞跃。即使学生的自我升华还比较幼稚,教师也不可越俎代庖。

班级辅导活动课的结束部分,应该是学生借助自己的内省、同学的回馈和辅导教师的建议等,对自己的认知体系进行整理和重建的重要环节,这个环节也应该让学生主动参与来完成。比如学习心理与学习方法的辅导,在总结记忆的规律和方法时,是不是一定要辅导教师来加以概括?可不可以让每个小组讨论评出两三条最佳的记忆方法,汇总起来交给学生排排队、筛选一下,然后由辅导教师再适当补充一两条呢?

当然,“不重教师概括总结”也不是说教师就一定不能概括总结了。例如,“学会拒绝”,是一个人的社会化发展进程中比较高级的要求,学生很难一下子抽象出“拒绝”的若干种巧妙而得体的方法。此时,教师如果采取打开“锦囊妙计”的方法,让学生了解到“拒绝”时可以:①共同推想后果;②延迟决定;③找借口;④用建议替代;⑤转移话题等。这样就能比较直接地帮助学生较好地完成认知上的飞跃。

二、班级辅导活动模式四种偏误的防止

1.防止学科化倾向——辅导是师生之间的平等商讨,并着重于感觉、情绪的体验与表达,不是心理学理论知识的传授。

防止学科化倾向在操作上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在一般情况不要去解释心理学的概念术语,基本态度是“不绝对禁止,不正面提倡”。有些心理学概念是应该讲而且是必须讲的,如“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可是如果放手让教师去讲心理学概念术语,那就很容易走到学科知识传授的老路上去,因为这对于教师而言实在是轻车熟路的事,但学生却会因此而感到寡淡无味。

二是不要多写板书,不要追求文化课上那种学科知识的系统化、条理化。投影的使用也主要是为了呈现情景材料,而不是为了诠释概念。

三是在活动课上不要用大块时间去读教材,或齐读投影片上的语句,或者在教材上划杠杠、标重点;不要老是习惯于用文化课的模式去提问,如“是不是这样”“对不对”;不要按照文化课的模式去追求一种正确的、标准的答案;在小结或总结时也不要套用文化课的习惯用语,如“我们这堂课主要学习了什么什么”、“我今天就讲这么多”,等等。

四是从课堂组织形式看,要改变文化课“传授——接受”的教学模式,就要尽可能地改变插秧式的座位排列方式,千万不要怕麻烦,也不要以为这是形式主义而采取无所谓的态度。因为传统的座位排列方式要求全班学生整整齐齐地面对教师,使教室的空间截然分成了两大板块,这实际上是“教师中心”授课模式的反映。这种“空间阻隔”扩大了师生之间的“心理阻隔”,是传统教学中教师的极大权威性和学生的极大被动性的重要生成因素之一,不利于心理辅导活动课师生交往、生生交往的需要。

2.防止带有政治课色彩——辅导是人性由内向外的自我张扬,不是政治思想观念由外向内的影响或灌输。

在实施班级心理辅导课的初始阶段,教师很容易按照德育课的模式去操作,尤其在小学,很多教师分不清两种课之间有什么区别。实际上,心理辅导课和政治课、思想品德课在某些方面虽有交叉,但有区别。从课程功能上看,政治课、思想品德课主要是解决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方法论问题,解决政治立场、观点、方向问题,解决法制意识、道德意识、社会规范等问题,而心理辅导课则要解决学生的个性发展、人格完善及社会适应性问题,预防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可能出现的心理不适应或心理困扰问题;从实施形式上看,政治课、思想品德课侧重由外而内的理论灌输和教育(尽管它也有榜样的感染与熏陶,并要求认知、情感的内化),而心理辅导课则侧重由内而外的体验、感悟和个性的张扬。作为辅导教师,应该细心地去领悟和把握这两者之间的差异。

防止心理辅导课带有一般德育课色彩,在操作上要注意的是:不要用习惯的政治概念、术语来替代心理辅导的有关术语,比如用“我的理想”来替代“我的未来”。同时,还要注意避免用德育的教导模式替代心育的辅导来解决学生的心理发展问题。

3.防止主题班会化——辅导是人格的袒露与升华,不是解决班级的具体事务问题;它以团体辅导的形式运作,却指向每个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

如果从心理辅导课与主题班会课的实施过程来看,两者似乎都可以采用某些相同的活动形式来组织,例如都可以采用小品、讨论、辩论、游戏等,但从实质上去分析,这些活动载体的内涵是完全不同的。因为主题班会课重在解决班集体的建设问题,如班风班纪、班级形象、达标创优、维护集体利益等,或者是组织一些有时代色彩、政治意义的主题活动,如学雷锋做好事、绿化祖国、纪念香港回归及其它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革命传统教育活动等,它重在发挥德育的灌输和教育作用;而心理辅导课则重在解决同一年龄段学生共同关心的自身成长的问题,它注重的是个体的人格发展问题。

要防止辅导过程的主题班会化倾向,在操作上就要注意:一是班主任习以为常的管教训导的面孔必须改变,真正转换自己的角色。做到这一点很不容易,因为班主任总要处理一些令人心烦的琐碎事务,有时忍不住就唱起了“黑脸”。在这种情况下,心态的转换就需要一定的环境氛围。所以我们建议班主任分工合作,各自备好几个辅导专题,然后交叉上课,也许对这种情况能有所弥补。但一味回避也终究不是办法,说到底还是要在转变观念上做文章。二是班主任不要长时间地讲道理。若是班主任照背事先准备的台词,学生中就会出现“接受教育”时的恭敬神情,不过其精神的专注与情感的投入却不如主动参与时的状态,而且还冲淡了他们介入后续活动环节的气氛。三是注意不要动辄联系班级内部的具体事务,以为今天机会难得,氛围又比较好,可以抓住时机联系实际一番。心理辅导课联系实际是应该的,但这种“实际”应该是个人成长的实际,不是要解决班级的具体问题。

4.防止刻意模仿“实话实说”等媒体谈话节目——辅导主要是同龄人之间的交流与沟通,是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助人自助”;辅导不能以教师为中心,教师不要去刻意模仿节目主持人。

一些教师初涉班级心理辅导,往往会有一种误解,以为辅导教师应该像一个主持人那样,善于调度场面,长于调节气氛,因此就去模仿一些媒体节目主持人的主持风格和语言方式。应该肯定的是,辅导教师的确需要有驾驭团体的能力和一定的幽默感,也可以学习优秀主持人的某些技巧,但辅导教师的角色定位不同于节目主持人,提倡说真话的心理辅导课也不同于“实话实说”等媒体谈话节目。其原因首先是“实话实说”等谈话节目涵盖的内容常常是社会热点或焦点问题,圈内人士通常是站在旁观立场上发表自己的看法,一般情况下不必深窥或袒露自己的内心世界;而心理辅导课涵盖的内容却是青少年学生的成长发展问题,有时候也会是比较敏感、比较脆弱的心灵深处的问题。其次,“实话实说”等谈话节目是以主持人为中心来调度、控制谈话主题、内容和时间的,来宾的年龄层次包括老中青少童;而心理辅导课主要是同龄人与同龄人之间的横向交流和多向交流,他们之间的共同语言要比跨年龄、跨文化层次的社会人士多得多。再次,媒体主持人是谈话节目的中心,是聚光灯下多姿多彩的明星,而辅导教师在心理辅导课上只能是“配角”和“辅助者”,不应该取代学生的中心地位。最后,从现场氛围看,媒体主持人为了调节谈话节目容易出现的沉闷气氛,常常用幽默和调侃来打破僵局;而心理辅导课刻意追求的辅导氛围应该是“真诚”和“理解”,对幽默和调侃只能偶一为之,不可形成风气。否则,年龄尚小的中小学生蜂起效仿,就难以把握分寸,甚至会开出一些庸俗的玩笑来,那就破坏了辅导活动必须具备的真诚、尊重和开放自我的现场氛围。

文库分类

返回顶部
触屏版 电脑版

© 管理文库吧 glwk8.com版权所有